中美關係從二戰末期就瀕臨破裂了,跟什麼『中華民國不喜歡杜魯門』沒三小關係,『中華民國不喜歡的人』可多了,可不止杜魯門一人,可能包掛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史迪威、魏德邁……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早從1942年美國派史迪威來華後,因為史迪威說話比較直了一點,他說『國軍軍中吃空,軍隊虐兵、拉夫、政府腐敗!』,又說『蔣介石喜歡任用豬頭當將領,真正能打的往往打入冷宮!』,要求國民黨作一些改革。

        偉大的蔣公就很不爽,就亂搞史迪威,史迪威雖然是遠征軍司令,卻指揮不動手下的杜聿明、羅卓英。這在西方看來是很低級的手段,而入緬遠征軍也慘敗,除了200師是真的被打殘外,剩下的軍隊,大多沒接戰就死在撤退,於是滇緬公路失守,此後KMT只能靠駝峰空運,維持杯水車薪的美援。結果史迪威在印度,要求蔣介石出十萬人,由美軍空運,建立打通滇緬路的軍隊,蔣介石當然是杯葛到底,因為一個軍閥怎麼會答應外人,或是非黃埔奴才的人來帶軍隊呢?最後在印度只成立了2個師的軍隊。

        這時候蔣介石的手腳真的被人看破,因為不打緬甸,美援就進不來,美援進不來,KMT軍隊就只好繼續被日軍凌虐,44年開始,國府後方開始經濟崩潰,KMT拉夫拉的更兇,而拉夫政策下死亡的、逃亡的、還比在戰場上死傷的人數還多。而當年日軍發動一號作戰,KMT軍隊大慘敗,年底史迪威好不容易打通中印路,羅斯福封他為四星上將,結果蔣介石馬上回敬羅斯福一巴掌,要求撤換史迪威(史:幹!林霸才幫你打通生命線,你就要我滾?)。

        不過換個角度來說,史迪威的事也不能全怪蔣介石。

        史迪威這個人太過傲慢,而且最糟糕的事情是,他一直想用美援武裝共軍,這點不要說光頭會發火,換哪一個正常的國軍高層都會發火。另一方面來說,國軍在緬甸之所以慘敗,其實有很大的原因是該死的英軍(讀音:廢柴)先垮,結果把國軍的側翼整個暴露出來。史迪威逃到印度之後,他又要求羅斯福要把整個中國戰區交給他;可問題是,『國軍』怎麼可以交給美國人掌管呢?又,邱吉爾和蔣介石一直處得不是很好,但責任不能完全怪在光頭身上,面對那個傲慢的大英帝國主義者,光頭其實受了不少氣……

        不管怎麼說,自此之後,羅斯福、邱吉爾從此看清蔣介石的心思,一個人民跟軍隊極需美援的國家,卻對給出援助的盟國,連表面上的面子都不給。而且KMT只想撿便宜,只想靠盟國獲勝,於是美國派副總統華勒斯、魏得邁來中國,評估KMT的狀況,結果這兩人把KMT評的十分惡劣,從此沒有人對『國軍』抱有希望。美英轉而尋求蘇聯的幫助,因為蘇聯會把美援用在人民和戰爭上,而給KMT的美援常被盜賣,甚至出現在日佔區的市場上,結果45年1月雅爾達密約,8月蘇聯以秋風掃落葉的速度,彌平關東軍佔東北。

        中美關係從此開始轉劣,而KMT,後來無恥地經由國立編譯館所編列的課本,美化抗戰、造神,將大陸丟掉的責任,全部一古腦丟給美國,而且可笑的隻字不提KMT自己的爛,而掩蓋了探究歷史許多前因後果。

        而杜魯門說穿了,只是延續羅斯福對KMT政權的不信任罷了,換誰也都一樣,要說什麼KMT支持杜威,杜威上台就會無條件給大量美援的理論,跟本一踢就破,KMT根本沒三小能力影響美國大選不說,拿這套自以為的酬庸理論,去幻想杜威上台的政策,則是更加愚蠢,事實上幾乎全世界,在二戰後都拿過美援,只有給KMT政權的美援,給的扭扭捏捏,問題在哪很明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su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