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風暴

開放中資來台:引狼入室?

座 談 會

 

~與談內容目錄~

 

●中資對台灣經濟命脈之威脅─掏空關鍵技術 阻斷台灣經濟成長    【王塗發】

●中資包裝中國主權基金入主台灣─掌控經濟主權 干擾政經體系運作【柳嘉峰】

●中資對台灣金融之衝擊─開啟「台灣版金融海嘯」的序幕         【黃天麟】  

中資對台灣房地產之衝擊─樓價高不可攀 「無產」階級噩夢成真  【張金鶚】

中資對台灣民主政治之衝擊─形成親中利益集團 箝制台灣民主發展【王思為】

中國對台政經戰略與意圖──國共鋪路 併吞台灣               【羅致政】


 

中資對台灣經濟命脈之威脅

掏空關鍵技術 阻斷台灣經濟成長

 

王塗發

 (國立台北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一、前言

自去年5月20日馬政府上台以來,對中國幾乎是門戶洞開。開放中國客來台灣、開放兩岸海空運直航及通郵、開放人民幣兌換、鬆綁投資中國上限、鬆綁中國經貿人士來台限制、開放中資企業來台上市、放行中資投資台股、開放中資來台投資、將開放十二吋晶圓廠赴中國投資、將開放銀行登陸、將與中國洽簽金融監理備忘錄(MOU)、將與中國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等,令人眼花撩亂。

有關開放中資來台投資部分,根據經濟部6月30日所公布,第一階段開放投資的項目共有192項,包括製造業64項、服務業117項以及公共建設11項。製 造業部分,包括配合兩岸產業合作而列為搭橋專案重點的汽車及其零件業、電話及手機業,以及電子零組件業、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等。服務業方面,包 含與旅遊活動有關的觀光旅館業、餐館業;配合兩岸海運協議的船舶運送業、民用航空運輸業;第二類電信之一般業務(但總持股比率不超過50%);以及與商業活動有關之行業如資訊、設計、會議服務業…等。公共建設部分,中資可以透過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方式(「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BOT)模式」)投資;主要項目包括「民用航空站及其設施」、「港埠及其設施」、「觀光及遊憩重大設備」三大類,其中民用航空站與設施及港埠設施之中資持股比率應低於50%。

馬政府以「自由化」、「全球化」為藉口,對中國全面開放,無異是「引狼入室」;但馬政府卻強調「經濟歸經濟、政治歸政治」(政經可以完全分離!),只要擱置主權爭議,經濟依賴中國並不是壞事,也不會損及台灣國家主權。事實真是如此嗎?面對馬政府的親中政策,我們必須認清其對台灣的政經發展之實質可能影響。本文的主要目的,則是聚焦於探討中資將對台灣的經濟、產業造成何等的衝擊,對台灣的經濟發展可能造成何等的威脅。 

二、引進外資的發展理論

早期(1950 與1960年代)的經濟發展理論,如羅斯陶(Walt W. Rostow)的成長階段論、路易斯(W. Arthur Lewis)的結構變動發展理論,都認為資本累積對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一國資本存量的增加則須透過淨投資的增加;淨投資所需資金 則來自儲蓄。因此,適度的儲蓄與投資量,乃是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所必需。羅斯陶認為一個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發展要起飛(take-off),其淨投資率(淨 投資占淨國民生產毛額的比率)必須超過10%;路易斯則認為一個開發中國家的經濟要轉型,其儲蓄率與投資率必須由5%提高到12%。若開發中國家本身的投 資率未能達到這個水準,則有必要接受外援或引進外資。

台灣在1950 與1960年代就是處於資本不足、外匯缺乏的困境,當時除了接受美援,也積極引進僑、外資。而引進僑、外資不但可以補國內資本之不足,還可伴隨著引進技 術。兩者都對台灣早期的經濟發展具有重大的貢獻。在1960年代後期台灣經濟起飛;1970與1980年代台灣經濟高度成長,也創造了經濟奇蹟,外匯存底 快速累積,資本不足現象獲得紓解;1990年代以來,台灣已成為資本輸出國。因此,自1990年代之後,台灣引進僑、外資的主要功能已不再是補國內資本之 不足,而是引進技術,促進產業升級。

三、投資區位的選擇

任何國家想要引進外資,必須創造有利的投資環境,如勞動低亷、稅負輕、公共設施(水、電、交通運輸…等)完備、政治安定、行政效率高、治安良好…等。早期台灣能吸引外資,主要就是因為台灣的勞動相對豐富、工資低亷,政治安定,加上政府給予租稅優惠獎勵等因素。

從 投資區位的選擇角度來看,一個企業選擇到什麼地方投資的主要考量有二:一是可以降低其經營成本,二是可以取得關鍵技術。接近產品市場或接近原料產地,都可 減少運輸成本,而降低經營成本;到生產要素價格低亷的地方生產,則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因此,從降低經營成本的角度來選擇投資區位,會選擇到產品市場潛力大 的地方或接近原料產地或生產要素(如勞動、土地)價格較低的地方投資。

(一)台商投資中國的原因

過去二十年來,台商赴中國投資的主要理由,就是因為中國的工資、土地相對便宜,中國的市場潛力大,加上早期中國為了吸引台商而給予的各種優惠條件(中國於1988 年7月發布「鼓勵台灣同胞投資規定」廿二條,制定給予台商投資中國的優惠條件)。台灣在1970與1980年代經濟快速成長,工資也隨之上升,到1990 年代,與中國、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等鄰近開發中國家相比,台灣已逐漸喪失勞動密集產品的競爭優勢。當時適逢政府開放企業可以間接投資中國(台 灣政府於1987年8月正式開放29項中國重要農工原料進口,並於1990年8月發布「對大陸地區從事間接投資或技術合作管理辦法」);而中國也在經濟方 面採取對外開放的改革措施,並歡迎台商前往投資。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台商當然就大量湧入中國,以便利用中國極為低亷的勞力與土地,且進入中國市場卡位。從 投資區位選擇的角度來看,這是相當自然的結果。

在1990 年,中國的平均每人國民所得僅約400美元左右,是低度發展的國家;台灣為8,325美元,是個中等所得新興工業化國家。台灣的產業發展、生產技術遙遙領 先中國,台灣的經濟也具有絕對的優勢。當時中國外匯短缺,資本不足,亟需引進外資,故當時開放台資與外資投資中國,大都限於出口部門,即台資與外資投資中 國所生產的產品大都外銷,為其賺取外匯,較少投資於生產內需品。因此,早期台商投資中國的主要原因是利用中國豐富的亷價勞力與土地,降低其生產成本,以提 高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因為成功吸引台商與外資,中國自1990年以來經濟高度成長,外匯快速累積,國家經濟力不斷壯大,其國內市場也隨之擴大。目前中 國的平均每人國民所得已達1,000美元,外匯存底更高達兩兆美元,居全球之冠。而且自2000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其國內市場必須逐漸開放。因此,2000年之後,台商投資中國的原因,除了利用中國豐富的勞力與土地外,主要是搶佔中國市場。

(二)中資對外投資的目的

中國擁有13億人口,占全球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由於擁有豐富的勞動力,使其具有生產勞力密集產品,行銷全球的相對優勢。這是過去二、三十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模式。雖然目前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 (GDP) 已達4.33兆美元,總體經濟實力居世界第三,但其平均每人國民所得約1,000美元,仍屬開發中國家,其產業技術仍遠落後於美、日、歐等先進國家。加上經過二十多年的經濟快速成長,大量消耗能源、水、礦物等資源,中國已成為能、礦資源短缺的國家。因此,從投資區位選擇的角度來看,中國企業若要對外投資,其主要目的必然是為了要取得其所需之能源、原物料或關鍵技術。例如,過去中國在世界各地搶購油礦或併購石油公司,就是為了要掌控油源(重要的經濟資源)。2005年6月,中國海洋石油公司要以185億美元現金併購美國優尼科(Unocal)石油公司,被美國國會強烈反對,才未能得逞。又如中國聯想集團買下IBM的個人電腦部門,目的就是想要取得IBM的先進技術。

更何況中國企業對外投資者絕大多數是國營企業,其對外投資是具有計畫性與政治目的的。同時,中國也會運用由外匯存底所成立的「國家主權基金」,對外進行「戰略性」投資。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田君美就指出,中國在2000 年明確提出要「走出去」的戰略,與西部大開發、國內城鎮化、人才化合稱四大戰略。到2004年左右,由於中國外匯存底快速增加,加上人民幣升值壓力與房地 產泡沫化,加速了「走出去」的戰略。在2004年,中國對外投資的企業只有1%是民營企業。而中國企業到海外投資主要是為了爭取國外的先進技術、帶動產業 發展與產業升級,提升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中國政府還擬定了「對外投資國別、產業指導目錄」,做為國營企業海外投資的指導原則。(見玉山周報第2期,2009 年6月18日~24日)2009年6月,澳洲礦業巨擘力拓集團(Rio Tinto)拒絕中國國營企業中鋁公司以195億美元收購力拓集團9%的股權並取得兩席董事的投資計畫後,七月初力拓集團派駐上海的四名員工,就遭到中國 政府以「涉及間諜行為,偷竊中國國家機密」為由加以拘留,而引起中、澳兩國的緊張關係。這個案件完全是「戰略性」投資,具有明顯的政治目的。

四、中資來台對台灣的可能衝擊

(一)台灣產業的關鍵技術將被掏空

同樣的道理,中資如果要來台灣當然也是具有政治目的,也是為了要取得較先進的技術。如前所述,中國也會運用由外匯存底所成立的「國家主權基金」,對外進行「戰略性」投資。目前中國擁有約兩兆美元的外匯存底,只要拿出四分之一,也就是5,000 億美元 (約16.5兆新台幣),就可以買下所有的台灣上市櫃公司,而且還有剩!何況中資也不需要全買,只需買他們想要的高科技公司,以取得關鍵技術,也許用不到 其外匯存底的十分之一。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就曾擔心:中資來台後,政府若無法有效管理中國藉股權投資取得台灣產業的關鍵技術,將導致技術嚴重外流。而根據 過去台灣對中國投資的管理經驗來看,馬政府是不可能有效管理中國藉股權投資取得台灣產業的關鍵技術的。台灣一旦關鍵技術被掏空而喪失技術優勢,就失去經濟 持續成長的動能,也就失去經濟的優勢。

(二)台灣的經濟命脈將掌握在中國的手中

馬政府開放中資來台BOT 公共工程,屆時機場、港口等支持台灣經濟發展的基礎建設一旦被中資BOT,中國更可掌握台灣經濟發展的命脈!經濟統戰是中國併吞台灣的第一步,馬政府邀請 中資來台,是「引狼入室」,將台灣「送」給中國,而不是「賣」給中國。一旦台灣的經濟被中國所掌控,台灣被中國併吞也就水到渠成了!更何況機場、港口等設 施也攸關國家安全,萬一被中資BOT,屆時台灣就完完全全被中國掌控了。至於開放第 二類電信之一般業務,同樣影響國家安全至鉅。電信產業是國家戰略產業,由對台灣具有敵意、不放棄以武力併吞台灣的中國入股或買下台灣的電信業,不但容易產 生企業情資被掌握、個資外洩等威脅,而且萬一中國與台灣發生軍事衝突,中資投資的電信公司恐怕也不會配合台灣政府的動員。

(三)台灣將淪為中國經濟的附庸

如前所述,自1990年代以來,台灣已成為資本輸出國,引進外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要引進技術,促進產業升級,而不是要補國內資本之不足。迄今,台商累計對中國投資的資金已超過三千億美元(新台幣十兆元)足可證明。台灣既不缺資金,且產業技術又領先中國,馬政府為何要引中資來台?馬政府以「自由化」、「全球化」為藉口,對中國全面開放,經貿交流要完全正常化,顯然是別有居心。這其實就是馬政府所提倡的兩岸間商品、人員、資金、服務與資訊全面自由化之「兩岸一中共同市場」的一環。一旦「一中市場」建構完成,台灣的經濟將完全被中國所掌控,台灣的「經濟主權」必然喪失,台灣將淪為中國經濟的附庸。

這是因為台灣與中國是兩個不對稱的經濟體,彼此關係也不對等。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 (GDP)達4.33兆美元,而台灣只有0.4兆美元,兩者經濟規模大小相差非常懸殊;台灣是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中國則是國營企業佔大多數的非自由市場 經濟。在此不對稱、不對等的情況下,台灣的資金到了中國將有如掉進黑洞一般。台資到中國,必須持股超過50%才能掌控在中國的公司,但是中資介入台灣公司 的經營,不必持股超過一半,在一般情況下甚至只要持有15%~20%的股權,中資就可以主導、操控在台灣的公司之經營,也可輕易地將關鍵技術搬回中國。中 資取得台灣產業的先進技術,促進中國的產業升級,提升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將在美、日、歐等主要國際市場上擊垮台灣企業,使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更加非得依賴中國不可。「一中市場」發展的結果,中國與台灣的經濟關係,將有如1970年代「國際依賴理論」所描繪的宗主與附庸(dominance and dependence)或中心與邊陲(the center and the periphery)的關係。台灣也就實質「香港化」或「澳門化」了!

五、結語

    馬政府上台以來,對中國幾乎是門戶洞開、「引狼入室」。事實上,對中國的種種開放措施,包括開放中資來台,乃是在建構兩岸間商品、人員、資金、服務與資訊 全面自由化的「兩岸一中共同市場」。透過「一中市場」的建構,完成兩岸的「經濟整合」,邁向馬英九政治「終極統一」的夢想。一旦「一中市場」建構完成,台灣的經濟命脈將完全被中國所掌控,台灣將淪為中國經濟的附庸,實質「香港化」或「澳門化」了!台灣已然陷入風雨飄搖之境,面臨危急存亡之秋!


 

中資包裝中國主權基金入主台灣
掌控經濟主權 干擾政經體系運作

  

柳嘉峰

(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所謂的主權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顧名思義,乃是由國家所主導成立的投資基金。根據估計,目前全球的主權基金規模達3.7兆美元,而且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而其資金的來源,主 要有二:石油輸出的收入(油元),出口盈餘的累積(外匯存底)。前者以挪威、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卡達、俄羅斯…等石油輸出國為代表;後者則以新加坡、 中國、南韓等東亞出口創匯高手為顯例。

就 前者而言,拜長年的石油輸出收入及近年油價的高漲,這些國家賺取了大量的油元。為使這些油元的效益做更大的發揮,也顧慮到石油終有耗竭的一天,這些國家乃 希望透過主權基金的設立,壯大經濟實力與基礎建設。而就後者來說,雖然基金來源不同,但成立的目的卻很類似。除了同樣是希望賺得的外匯能有更大的收益,還 更希望透過主權基金的對外投資,掌握關鍵技術或確保能源、原物料的穩定供應。

 

一、中國主權基金引起各國疑慮

其 實,主權基金的存在已久。以現存最老牌的「科威特投資局」來說,至少已運作半個世紀。挪威的「政府退休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及旗下的淡馬錫控 股,也都在國際投資市場行之有年。而就規模而言,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主權基金,乃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投資局」所掌控的8750億美元。

而中國的主權基金「中國投資公司」(如以狹義定義), 2007年9月才成立,基金規模(2000億美元)還排不上世界前五名,但其所造成的爭議與討論,及所受到的矚目,卻幾乎是最多的。分析其背後的原因,根源於近年中國大國崛起,及其對外積極攻城掠地的投資方式,帶給西方國家極大的威脅與壓力。

自70 年代末期,中國領導人鄧小平高舉改革開放的大旗以來,快速的經濟成長,已使中國累積驚人的外匯存底。最新的統計顯示,中國的外匯存底,高達2.13兆美 元,排名世界第一,且還在快速增加中。而這龐大且不斷成長的外匯存底,即是中國主權基金主要的資金來源。換句話說,中國主權基金的規模,還會再擴大。根據 Morgan Stanley首席貨幣經濟師任永力〈Stephen Jen〉的估計,中國的主權基金規模,將有望很快超越目前最大的「阿布達比投資局」。

除 了規模的擴張,最主要還是中國主權基金近幾年的積極對外投資,引起世人側目。今年七月,中國總理溫家寶才公開宣示,中國將運用其外匯存底,來支持及加速中 國企業的海外擴張與併購。而從過去的紀錄來看,溫家寶的宣示,其實只是既有作法的再確認。近年來,透過中國投資公司、中國的公營企業(包含在廣義的主權基 金),中國已成功大肆併購海外能源、礦業、汽車與電子產業的股權,目的就是要確保能源及天然資源供應無缺,及取得經濟升級所需的技術、品牌與行銷管道。另 外,中國也將投資標的,延伸到著名的歐美金融機構,如美國的私募基金黑石〈Blackstone〉集團、摩根士丹利投資銀行,還有英國的巴克萊銀行(Barclay)。

面對中國大規模、有策略地海外投資,已有不少西方人士表達其憂慮。例如在前述的黑石集團投資案中,美國參議員韋伯(Jim Webb)就曾致函美國行政部門,表達反對。他指出,黑石集團持有多家衛星技術公司和為美國軍方提供軟體和服務的公司股票,存在中國轉移敏感技術或發揮不 當影響的風險。又如,在更早之前(2005年),「中國海洋石油公司」(CNOOC)計畫以185億美元收購美國尤尼科(Unocal)石油公司一案,經 「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the 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進行安全調查及美國國會舉行聽證會後,因被質疑會危害到美國在東亞盟國的能源安全,硬是被迫終止。

 

而在歐洲,特別是歐陸國家,如德國和法國,對主權基金也深有戒心。法國總統薩克奇就曾公開表示,反對主權基金併吞法國企業。德國總理梅克爾,也一直設法推動立法,阻止他國「主權基金」對德國企業的介入。而就在幾個禮拜前(2009.08.11),荷蘭的一個半官方智庫「國際關係研究中心」(The Netherlands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lingendael),才在英國金融時報上大聲疾呼,因應來自中國的投資,歐洲應有機制加以過濾篩選(Europe needs to screen Chinese investment)。

 

二、主權基金主要爭議之所在

   基本上,包括中國在內的主權基金,之所以會引起那麼多的爭議,關鍵在於其運作的不透明性與可能潛藏的非經濟性目的。美國參議員舒默(Charles Schumer)在評論主權基金對美國的影響時,說了段耐人尋味的話:「一般而言,外國投資可提振經濟、創造就業機會,但主權基金有潛在易受『非經濟性的利益』所影響的本質。當主權基金愈容易施展其掌控與影響力,我們愈是需要擔心。」(“Foreign investment, in general, strengthens our economy and creates jobs. Because sovereign wealth funds, by definition, are potentially susceptible to non-economic interests, the closer they come to exercising control and influence, the greater concerns we have.”)。同時,他也對許多主權基金缺乏透明度(transparency),不需對外界有說明責任(accountability),多所批評。他認為,此將讓人無法確定其投資背後,真的是僅以經濟利益為考量。

此外,現任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前美國哈佛大學校長Larry Summers,在2008年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討論主權基金時,也曾公開表達他的三點疑慮:1.如果各國的主權基金,如其所宣稱,只是消極的投資者,不介入被其投資的公司之經營,則就公司 治理而言,恐會縱容績效不彰的經營團隊。2. 主權基金背後可能有多重的投資動機(multiple motive),不應輕忽。例如,某國主權基金投資一家西方國家的航空公司後,可能會強迫該公司,即使無利可圖,也得開闢飛到其首都的航線。3.當有某國 主權基金參與另一國貨幣固定匯率的避險操作時,就容易受政治的影響,而不得不改變其操作政策。例如,挪威主權基金,就曾在2006至2007年間,大力介入冰島的金融市場。

另 外,很多主權基金還有一個極大的問題,就是背後操盤的政府,本質上是非民主的威權或獨裁政權。佔全球主權基金多數的中東及東亞國家,幾乎都是如此。而這些 國家非民主政權的體制,更加深前述不透明、不受監督的疑慮。如果這些主權基金有心要擾亂國際金融與經濟秩序,絕對有可能。這也是為什麼歐盟、美國、 IMF、World Bank、OECD急著建立「主權基金」的投資行為規範(international code of conduct)。

 

三、馬政府漠視中資及中國主權基金對台灣的可能衝擊

相對於上述西方國家對主權基金入主本國產業的高度關切,台灣的馬政府卻對中資來台擺出一副毫不猶豫、熱烈歡迎的姿態。由中國官方領軍的對台採購團,一團接著一團,彷彿是台灣經濟的救命丹。今年6月30日,更正式宣布第一波開放中資來台直接投資項目達192項,內容涵蓋製造業、服務業、公共工程及房地產。現在又不顧在野黨與民意的疑慮,執意要與中國簽訂ECFA,簡直就是要把中國當成台灣的經濟宗主國。

在馬政府以自由開放為名,毫不設防的情況下,中國主權基金長驅直入台灣的效應將一一浮現:

   1.透過入股或併購台灣仍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獲取特殊技術與影響力。

   2.以股市金主身分包裝,或透過入股私募基金輾轉隱藏,來投資或入主特定台灣產

     業,降低一般台灣民眾的戒心。

   3.透過投資,在商政界形成一股傾中勢力。這些企業不一定認同中國,但基於企業

     利益,會自動為中國說話。

   4.若中國透過BOT方式,參與台灣的公共建設,地方派系為爭取工程利益,也會形成

     地方傾中派。

   5.台灣的機場、港口、車站等基礎交通設施,甚至高鐵、航空公司…等交通運輸產

     業,也可能落入中方所控制。中國不必費一兵一卒,就可掌控台灣交通命脈。

   6.透過投資媒體、文化出版事業,影響台灣輿論與文化認同,摧毀台灣主體性,並

     營造親中的意識型態。

這 些絕非危言聳聽,有的甚至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但馬政府卻天真的以為,我們可以「經濟歸經濟,政治歸政治」;只要中國的資金,而不會受到來自中國其他方面 的影響。誠如台大經濟系林向愷教授所言:「中國當然會說『主權基金』進入台灣沒有政治考量且對台灣經濟體系運作亦無干擾意圖,馬英九也可以『中資可為台灣 創造工作機會』為理由,認為不應將中資來台視為中國對台統戰的一環,但中國畢竟是一個極權國家,有誰能相信它的承諾。」

 

四、結語:無憂患意識,國恆亡

歸 根結底,台灣人民還是得自問,究竟中國是不是敵國?如果是,就應該對中國的經濟入侵,提高警覺。而不是認為只要可以賺錢就好,其他沒有關係。況且,連西方 先進國家對中國主權基金都那樣的戒慎小心,為何台灣不必?別忘了中國現在還直接用一千顆以上的飛彈瞄準台灣,在國際上對我們無情打壓。

簡言之,用經濟投資包裝的中資及中國主權基金,其威力並不下於直接的武力攻擊與威脅。國人若無憂患意識,則中國將以經濟蠶食的方式,在「溫水煮青蛙」中,瓦解台灣的心防與國防。到最後,恐得只能默默接受被中國統一的命運,怨不了別人。

    最後,我想以挪威財政部長Kristin Halvorsen在2008年說過的一句話,來為中國主權基金定調:「你們似乎不太喜歡我們,但你們需要我們的錢」("It seems you don't like us, but you need our money.")(當時這句話,是用來回應美國及歐盟各國政府,對主權基金的不友善態度)。但若台灣仍希望維持自己的獨立自主地位,就應說出:「我們不但不喜歡你們,也不需要你們的錢!」。


 

中資對台灣金融之衝擊

──開啟「台灣版金融海嘯」的序幕

 

黃天麟

(前總統府國策顧問)

 

 

引 進外資(尤其是中資)先應以「來台投資設廠生產工農產品」,方有助於經濟(民國五、六十年代的台灣及一九九○以後的中國均如此)。若不然,所引進的必然多 屬「投機性」或「近投機性」資金,只會興風作浪,不利於總體經濟。但不幸的,此次政府對中資之開放,卻都著眼於對台灣證券、房地產及銀行等流通服務業,若 依此方向持續開放下去,台灣之技術流出、股權之喪失等事小,一個台灣版金融海嘯即將默默地累積其能量,終將爆出一場難以收拾的浩劫。

 

一、中資對台灣金融之衝擊

在正常的行為規範下,中資對台灣金融之衝擊約可分為(1)對銀行、(2)對股市、(3)對房市,及(4)對全體經濟等四個層面,茲分述如次:

(一)對銀行

 1.設銀行、設分支機構及參股

中 資來台設銀行之誘因不多,因在台灣,銀行業已飽和,且具競爭力。是以中資來台初期以設置分行之可行性比較大。主要目的,必以蒐集情報、學習技術,附帶會帶 有廣結人緣影響台灣之民意等之統戰任務,但總體而言,如只限於分支機構,對台灣金融應無衝擊,應可「自信開放」。有人憂慮,中國銀行只要來台設分行,就能 分享台灣「金融聯合徵信中心」多年來制度化、長期追蹤採集的聯徵資料,但其實讓中國銀行得此資料後,能多做對中國台商之授信,亦非一樁壞事,起碼可以分担 台灣的銀行對中國台商之放款重負。依非正式統計,台商累積對中投資金額已達四千億美元(折合台幣13兆元多),所 需設備及週轉用資金亦將十兆至二十兆元,若全部取自台灣的銀行,必使台灣的金融資源為之枯竭,不利於在台之企業(註:依資本適足率比例8%計算,銀行所能 授信之金額不得超過其淨值之12.5倍,即一百億資本只能承做到1250億之授信),換言之,台商之規模已大到已非台灣的銀行所能包辦應付,必須由外銀來 分担其需求。是以此時中國銀行之參與應無大礙,甚至是可以歡迎的(註:投資中國之台商由當地銀行融通必要資金是正常的做法,如過去來台投資的美、日商亦均 由台灣的國銀供給其營運資金)。

中資銀行對參股或許還比設分支機構更有興趣,但參股多屬「近投機性」投資,獲利後就會了結賺取差額,對台灣銀行股價形成一股波動因素,長期而言對台灣整體經濟並無助益。

2.收購

中 資收購台灣公股銀行,因涉及政治敏感,可能性不大,即使有,亦只具指標性意義。至於非公股銀行,由於台灣民營銀行均由財團所控制,財團將會極力捍衛其經營 權(即只願意陸資參股),所以中資收購民營銀行之可能性也不大。或許陸資所期待的是,數年或十數年後「台灣版金融海嘯」襲台,屆時會有便宜貨可撿,北京或 許也會以援台為名注資收購,輕易控制台灣的金融(後述)。

(二)對股市(證券市場)

中資來台對台股應屬短期利多,長期即將如外資(QFII) 一樣利弊參半,但中資若帶上政治目的,即弊多於利是極其明顯的。外資(QFII)依過去十餘年之經驗,雖然進入我國股市之金額(淨匯入)至本年六月底,已 達1499億美元,但對提昇我國股市之助力卻不大(註:這可由七、八年來指數一直在四千至九千點間排還的事實獲得引證),反倒是在股市行情中加添了不少不 穩定因素,拉大市場波動的幅度,使台股成為國際投資機構(如MSCI)魚肉我國股民之絕佳場所。因之,中資之炒股當然也就難予避免,且由於中國人賭性特 強,若有部分是操在北京之手,股市之成為「殺戮戰場」應為期不遠。利用陸資炒股不盡然是陸資本身,主要炒手也會是國內人士,不久前,炒家們高喊「陸資來 台,股市萬點」、「兩萬點不是夢」,將中資作為炒作的題材,套牢了一堆無知股民的騙局應該還記憶猶新,但坦白言,這些問題非只中資,外資亦有,不足為奇。 中資之所以令人難予放心者,是它還會帶上政治目的,收購股權,藉以搬運我國企業之關鍵技術,反過來打擊國內企業,阻斷台灣經濟命脈,這應是主導此次開放中 資的執政者必須多花心思嚴加管理的地方。

(三)對房市(不動產市場)

中 資對台灣的房地產有無興趣?中國房地產大亨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來台考察市場後說了一句中肯的話:「台灣不會是中資的市場,台灣市場基本上已經飽和,競爭非 常辛苦」,他認為台灣房市的陸客投資夢不是大家想像的美好,中資若拿錢到台灣去,一定是只看短期利益的投機來賺錢。正常的投資者都會事先就投資中國(如上 海)與投資台灣兩者之間做評估,看看何方具較高的漲價利益。答案應已非常清楚,除非帶有政治目的,他們的選擇該是中國。反倒是半中資的台商以衣錦還鄉的炫 耀目的,回台購屋的情況會遠比純中資者多。

(四)對全體經濟之衝擊

依 當今政府對中資引進政策方向判斷,將來中資主要投資對象依序是:上市股票(求獲利外還有控制經營權之誘因)、媒體、電信、連鎖店等流通業、旅遊、中醫藥 等,再來才是房地產,投資設廠從事製造、研發者即是鳳毛麟角,對我國產業之轉型、技術之提升幾無貢獻,反而會因中資對媒體、流通市場之投資,進一步激發國 人逐鹿中原之「鴻圖」,對國內資本之形成產生負面之影響(近日出刊的旺報是一顯明之例證,雖然它在政府的解釋上算是台資)。總體而言,中資來台不若一九六 0至一九七0年代之外資,對台經濟貢獻不大,投機性大於投資性,破壞性(如炒股)大於建設性,但在「正常情況下」,對我國金融市場(包括股、房市、銀行、 保險業)之衝擊如上述,尚在可應付之範圍。

 

 

二、開啟台灣版金融海嘯的序幕

經 濟的現象是人類個體及組織,經錯綜複雜的經濟、政治、文化活動,交織互動演化的結果,其複雜性絕非數學式的模型所可能算計。以去年發生的全球金融海嘯而 言,衍生性金融商品是元兇,但其初入市場時還被捧為「金融創新」,連美國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也讚譽有加,認為自由市場可將風險做自然的調節。只是金融的事 本就不如此單純,當人類的貪婪,企業的雄心加入其運作,遇上房市泡沫就一發不可收拾。中資來台亦將如此,中資與外資(在此指中資以外的外來資金)不同,台 灣又非正常國家,企業、國人受「中原思想洗腦」者佔據相當的比例,若再加上當今政府對中國的「經統」政策,中資來台在「正常情況下」運作的可能性極低,這 就是「開啟台灣版金融海嘯的序幕」的背景因素。

  (一)「大開大放」、「ECFA」與「中資來台」之三方激盪,不

      久必將累積難以估計的金融海嘯能量

沒有地震的海是平靜的,只偶有颱風帶來的大浪,而海嘯之形成即必先要有海水及地震所放出的能量。「大開放」、「ECFA」、「中資」即正是金融海嘯能量之來源,而最近台灣金經之發展,也正暗示這一海嘯能量在累積之中。

1.股市的無基反彈

近日世界經濟浮現復甦的氛圍,台灣也搭上了便車,股市指數一度突破7000點,市值增加了7兆元(由一月二十日的4242點,市值的11兆元,增至8月4日的6955 點,市值約18兆元),表面上台灣的景氣正在回春,不過若觀察國內經濟之實際內涵,即難免令人憂心。因為最近幾期,無論是經濟成長或是出口年增率,台灣都 是亞洲各國表現最為差勁的國家。失業率冠於亞洲,另一冠軍即是台股的本益比,台股截至七月底整體本益比高達63.52倍,與韓、港、新、泰等國之十倍二十 倍相比,真是鶴立群雞。與基本面脫鈎,已至為顯明,台股近期之榮景,純粹是消息面及資金面之拉抬,支撐之結果能維持多久,誰都無法預料。

2.高不可攀的房價

中資也是當今炒作房市的大好題材,一年多前「大陸建商台灣考察團」來台,某報就以「開放陸客台灣房價可漲數十倍」之大標題,急壞了正在尋屋的買房者。今年七月陸資投資房屋正式起跑(七月一日),往後置產炒樓免再申報資金來源,業者得此利多,立刻舉辦「台灣資產價值大翻身」的盛大座談會,製造出「現在不買,以後必後悔」的氛圍,哄抬意味濃厚無比。據業者調查,今年上半年各大都會區房價已平均漲8.27%, 台北市內湖區高至15.2%,大安區中古屋均價亦破50萬一坪大關。高不可攀的房價似乎仍然不能滿足房地產業者的胃口,日前還在報上揚言,豪宅價格不久將 破200萬一坪!若預言成真,一間百坪豪宅動輒就非砸下兩億不可,月俸三萬的中等薪資階級,不吃不喝也要556年才能買得到,尋求小小的窩,對中產階級 言,已是一件夢碎於天方夜譚的事了。脫離了民間購買力的房價能維持多久,就要看業者往後炒作的伎倆了。

3.大開放、ECFA必將帶來台灣產業的大遷移

經 濟成長是支撐股價、房價的最後憑藉,但偏偏執政的馬政權誤信「只要與崛起中的中國結合就能使台灣經濟飛黃騰達」的謬論,一上任就大開通往中國的所有大門, 一年多下來不但未能如預期增加國內之投資,提高廠商之競爭力,得到的結果反倒是產業更深一層的被淘空,競爭力持續下墜,原本與韓國相埒的出口量,今年只剩 韓國之一半(53.2%),去年我國出口之排名再跌落兩名(第18名),呈現「越與中國結合,台灣的經濟成長力道 就越向下沈淪」的慘酷事實。但一年多來難堪的數據仍未使執政的馬團隊迷途知返,反而卯足全力衝刺ECFA(與中國之經濟合作架構安排)之簽署。中國亦為此 正在推動海西經濟特區,意在簽訂ECFA後立刻發揮吸納台灣經濟資源的功能。

不讓台灣與東南亞及鄰近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是中國一向所堅持的對台經統策略,以此,經濟上圍堵台灣(表面上以台灣非國家為理由)。簽署ECFA後,中國的此一態度亦不會改變,藉此迫使台灣的廠商不得不到中國生產,以Made in China出口,方能享受各國關稅之優惠。問題是,當所有的製造業都遷到中國之後,台灣還剩下什麼呢?

 

(二)大崩盤與大洗盤

跡象已經相當明顯,由「大開大放」、「ECFA」 及「引進中資」三大政策所引領之台灣經濟,過去一年多來以及往後數年所將呈現的面貌是,「生產性投資資金持續外流至中國,投機性資金(中資)持續來台補 位」。此種經濟模式,明顯蘊蓄著一大危機,即台灣的製造業完全或幾已被淘空時,也是投機性資產賴以炒作的實質經濟日趨脆弱之時,也就是說,國內投資萎縮、 工作機會日減、薪資所得負成長、民間消費停滯、整體經濟成長率落後,致實質經濟之成長無法支撐由投機性資金所堆砌出的金融高塔時,股市、房市就會開始崩 盤。就算中國能給予馬政府附加的甜頭(如送更多觀光客、更多資金購樓等)也只是延緩崩盤的時辰,無助於整體局勢之扭轉。跌落的股價、崩盤的房市必使銀行債 權(放款)之呆帳一夕暴增,銀行、保險公司之淨值迅速蒸發,外資即落荒而逃,一場台灣版金融海嘯隨之呼嘯而來,誰都無法阻擋。

去年的國際性金融海嘯,美國以23.7 兆美元代價挽救其崩潰,但大家仍不要忘記,此種救市措施之所以會產生效能,是因為美國仍保有世界第一的製造業,它的產值二00七年高達1兆6000億美 元,是中國之2.5倍,占全球製造業的比重為20%,台灣的製造業幾被淘空的情形下,台灣政府實質上業已喪失克服台灣版金融海嘯之能力,其解決或許就要取 決於北京了。若此,一場海嘯之後,台灣的金融產業就會完全控制在中國老闆之手,台灣也從此元氣大傷,淪落為名符其實只是隸屬於「大中國」的邊陲海島,仰賴 北京之鼻息而存。危言聳聽嗎?邊陲化定律【或克魯曼所說的軸心(hub)—輪輻(spoke)效應】會說明一切。

 


 

中資對台灣房地產之衝擊

   樓價高不可攀 「無產」階級噩夢成真

 

張金鶚

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政大台灣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

 

一、背景—房市發展現況與趨勢

去年(2008年)房地產市場景氣已明顯出現下滑的趨勢,不論從房地產市場景氣的相關指標、新推個案的供給以及購屋者需求的動向調查均可發現,市場供需結構已失衡,市場交易量明顯萎縮,房價亦有下跌跡象,需求面瀰漫保守氛圍。

由於房地產市場景氣具有「擴(擴 張期)短縮(收縮期)長」及「量先價行」的現象,區域性市場呈現北熱南冷情形,目前部分地區更出現房價泡沫化的問題;加上房地產產業結構良莠不齊,過度投 資及過度消費情形嚴重,均為導致此波房市景氣轉趨衰退的主要原因。目前台灣房地產正處於不景氣的開始階段,價格下滑跡象剛出現,在此背景下,部分業者提出 開放中資來台,將可搶救開始步入不景氣的台灣房地產市場,推動房價上漲。

然 而,值得進一步思索的是,開放中資來台之後,是否可扭轉房地產景氣,並且如同部分業者的期望,可支撐房價甚或推動上漲?再者,倘若房價果真上漲,在當前房 價水準已高得使市井小民難以負擔之際,此舉將更使得樓價高不可攀,加重國人購買房屋的痛苦指數,而此一政策效果又是否符合政府的施政原則?

二、對房地產市場的衝擊

依 據政府的規劃,目前中資購買房地產有二可能:一是配合開放中資企業來台,因業務人員居住之住宅、從事工商業務之廠房、營業處所或辦公場所或其他因業務需要 之處所,所取得的不動產。二是中資從事有助於整體經濟之投資,從事包括商用、住宅不動產之開發經營。開放中資所引致的房地產市場衝擊可分為經濟面、政治面 和實質環境面等三個層面來論述。

(一)經濟面

1.炒作陸資

陸資還沒進來,國內已炒作相關題材經年,來自消息面的影響,已經使得住宅房價充分反應甚至過度反應。

2.陸資炒作

在 現有兩岸經濟情勢下,無論陸資是否已進來炒作,都不可能推動住宅房價上漲。若陸資已經進來,則現況房價水準已是反應後的結果,房價不會上漲;若陸資尚未進 來,則在兩岸比較利益下,中國為新興發展國家,都市人口發展,住宅房地產市場的利潤遠高於台灣,中國資金不會進來台灣,房價不會上漲。

3.台北(台灣)房價尚有上漲空間?

部分業者認為,相較於其他國際化城市,諸如東京、香港、紐約等城市,台灣住宅房價水準仍屬低檔,當然有上漲空間,當可吸引中資來台投資。此論點忽略台北或台灣的國際化程度並不及東京、香港、紐約等地,若考慮國人的房價所得比已達10倍,而台北市甚至高達23.5倍(平均台北市中古房屋總價1,935萬元/夫妻年薪收入82.3萬元),台北或台灣的房價已相當高,在缺乏所得支撐的狀況下,所謂房價上漲空間何來之有?

(二)政治面

若中資來台投資住宅房地產顯然無利可圖,那麼商用房地產或許是中資願意投資的標的。但是,台灣並不缺乏資金,在市場機制下,若連台灣資金都認為沒有利潤而無意投資,何以中資願意投資?

以近來頂新集團入股101大樓為例,101大樓目前仍屬於虧損狀態,頂新集團以長期資產配置為由,從開發工銀手中買進接近20%的股權。未來,隨著中資投資項目的陸續開放,很可能發生的狀況是,101大樓內進駐了中國國營事業辦公室,未來台灣的重要地標大樓飄揚著中國五星旗。

類似的購買事件曾在美國發生。1989 年日本三菱土地公司購買紐約洛克菲勒中心,以13.73億美元收購了紐約洛克菲勒中心的14棟辦公大樓,成為擁有洛克菲勒中心約80%股份的控股公司。洛 克菲勒中心是美國的標誌性建築,美國新聞界對此反應很大,並且感到憤怒與頹喪,稱之為日本人「買走了美國人的靈魂」。而中國與台灣的關係,較日本與美國的 關係來得更複雜,台灣若完全以經濟面向考量,刻意忽略對方的政治目的,不予回應或適當防範,似失於天真?

(三)實質環境面

以 目前開放中國來台旅遊經驗觀之,在觀光景點常見中國人動輒無理插隊、題字留言、隨地吐痰,中國與台灣一般民眾,在生活禮儀、價值觀方面尚有一段差距,輔以 中國人常有台灣應歸屬中國的強烈政治意識,不盡然與所有台灣民眾的想法相符。若毫無防範措施而一味地歡迎中國來台置產居住,恐造成民眾居住品質降低。

三、結論—開放中資投資房地產弊多於利

開 放中資對台灣房地產市場的影響為何?我們認為,整體而言,開放中資所帶來的房價上漲幅度有限,但是恐引發來自政治面和居住品質的負面影響,政府應提出配套 措施。台灣盼望中資帶來經濟成長、經濟率提升、所得增加,但不應未蒙其利,先受其害。若忽略住宅為人民一般生活的必需品,不僅達不到部分業者期待的扭轉景 氣,支撐房價,更有可能會降低一般人民的生活品質。而在投資商業不動產部分,政府亦應審慎考慮來自政治面的影響。


 

中資對台灣民主政治之衝擊

形成親中利益集團 箝制台灣民主發展

 

王思為

(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一、       一中市場三部曲

馬政府極力推行兩岸一中市場是不爭的事實;從選舉投票前的政見疾呼,到馬蕭當選之後的政策積極落實,在在都密切呼應著將台灣快速推向中國的一中框架安排,連知名的國外媒體也同意此一觀點[1]:先從開放雙邊直航鬆綁兩岸關係,到近來攸關經濟面發展的ECFA簽訂猶如箭在弦上、勢在必行,再接續著大幅開放中資進駐台灣,以及加上馬英九識正書簡的文化政策配合,每個步驟皆是環環緊扣、一段橋接著一段熱情演出,營造「統很大」的社會氛圍與政經基礎。

中資的開放即是一中市場三部曲之中的第二部分。一中市場的建構進程約略可分成下列三個部份:第一,透過ECFA 所架設的更緊密經濟夥伴關係是一中市場的前奏曲,這會讓雙方不平衡的經貿往來狀況持續惡化,同時在造成台灣產業空洞化之後,使得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存度增 高;其次,放任中國資金大舉進入台灣是達成一中市場不可或缺的第二步,它可以提供經貿關係源源不絕的資金銀彈,維持金融市場熱度與繁榮的假象;而最終一 步,就是在識正書簡的文化大纛底下讓雙方人員的往來更容易,也可以更頻繁、更自由的流通;至此便達成一中市場的階段統合目標,以經促統的一中併吞大業就此 宣告底定。

吾 人知道任何一個正常、有主體性與國格尊嚴的中央政府,在對外的重大政策施行上大抵會採取一段時間的觀望與緩衝期,在該政策實施若干期間後觀察其成效與衝 擊,並在反覆吁衡國際情勢後決定政策的深化或補強;然而馬政府的不正常之處在於其快馬加鞭地無限速向中暴衝,所有決策皆一味地向中傾倒;換言之,馬政府的 所作所為已經不是將中國的經營當作跟一般國家的正常交往,而是執意將台灣朝中國的懷抱強力推送,顯然其對於中國利益的考量遠大於台灣利益。雖其人言必稱台 灣,卻是行必媚中國。孰為真?孰為假?箇中之理不辨自明。

 

 

  二、       全面要素均等化的影響

馬政府上台後企圖將台灣與中國接軌的伎倆一一遂行,各種政策背後彷彿有隻看不見的手操弄著台灣與中國全方位的「要素均等化」,打造台灣與中國雙邊統合的基礎:經濟上透過ECFA 的平台讓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台灣經濟漸趨一中化;政治上則透過基本人權的倒退讓民主的普世價值向下沉淪,此外各項社會控制及自由權限縮的政治干預如排山 倒海而來,人權指標每況愈下;文化上則藉由識正書簡、媒體由中資持股等作法,讓台灣的言論水準與思想價值逐步與中國社會的水平均等化,進行一中的文化洗 腦,藉此達到全面與中國接軌的理想狀態。這個均等化的操作是化獨促統的戰略佈局底下相當關鍵的一環,難怪馬政府願冒國際罵名,也要犧牲台灣得之不易的民主 成就而在所不惜。

以下分別針對上述各項要素均等化的統合內容稍加解釋:

經濟統合:以「買下台灣」的戰略取代過去「攻下台灣」的計畫,藉由將台灣經濟基礎掏空、從根本剷除台灣的國家安全基礎與架空台灣的國家生存戰略為出發點,先蠶食、後鯨吞台灣。

社 會統合:馬政府對中國的全面開放,明的人員往來不用多說(往來多了就分不清誰是誰了),在暗的方面也等於拱手讓中國的黑幫大剌剌地進駐、圍標各項工程事 業、並囊括在馬政府底下開放的賭場(未來或許還有色情產業?)一旦中國黑幫(俗稱的大圈仔)光明正大地透過漂白方式進入台灣包娼、包賭、包工程之後,對於 台灣民主直接影響便是利用黑社會勢力操弄地方選舉,以樁腳及賭盤的方式影響選舉結果。如果不幸言中,台灣往後的選舉將成為僅有形式,沒有內容的表象選舉, 成為名符其實的鳥籠民主。

文 化與傳媒統合:從中國學生來台就讀開始,到承認中國學歷、識正書簡等等文化性措施,皆是為了兩岸的文化統合而鋪路。中資大舉來台之後,台灣的文化主體性將 在商業邏輯至上的衝擊之下被摧毀殆盡,媒體也在中資操控之下言論明顯親中、唱旺中國。這是掌握文化霸權的最佳途徑,更是媒體時代中最聰明、最不露痕跡的統 戰作法。

總之,透過「商→錢→人→組織化→社會統合→文化統合」這些步步進逼的環節,溫水煮青蛙的故事絕非未來預言,而是現在進行式!

 

 

  三、       外資進入需顧及國安

美國對於外資進入的條件主要考量在於國家安全之維護,因此對於尖端技術向外國企業之販售皆有嚴格審核之標準[2];至於中國對於外資進入中國的限制更多[3], 幾乎是到了包山包海的地步。簡言之,便是幫助中國國家發展的有之,對於可能削弱中國勢力、協助民主勢力發展的則一概不准。換句話說,中國是屬於對外資高度 控管的國家,然而馬政府卻願意讓具有中共太子黨或軍方色彩的中國資金(中國資本家不外乎這兩類)在台灣如入無人之境,毫不設防;結果是一邊台灣資金過去幫 忙中國厚植國力,另一邊卻是中國資金過來對台灣進行全方位的戰略性收購,兩者間一來一往的差距,吾人不禁要問台灣的國家安全安在否?台灣的民主尚存否?

 

 

  四、       小結

在 台灣的中國國民黨已經成為百分之百的中國黨,成為與親中利益集團掛鉤、販售台灣利益的黨國禿鷹集團。馬政府準備開放讓中資迂迴買下台灣,長期的效果即是扭 曲社會現行結構,嚴重影響台灣經濟分配、社會價值與公平正義,並讓中國取得文化制高點。在如此情況裏,台灣的民主在中國被掐著脖子的結構性桎梏底下還能存 活多久?


[1] Reunification by trade ? The Economist, 6th august 2009.

[2] 美國從原有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以及Exon-Florio amendmentsection 721 of the Defense Production Act of 1950)所授權的範疇,到2007.07.26所簽署的外資與國家安全法案(Foreign Investment and National Security Act)擴大授權調查之範圍。

根據規定,美國在審查外資進入時主要須考慮下列各項原則是否符合國防安全之要求:

          (1)        國防需求品應由國內生產;

         (2)        國防需求品應由國內生產所須之各項能力與產能,包括人力資源、產品、技術、物料以及其他供應與服務之保障;

         (3)        由外國人掌控的國內工商業活動是否會影響美國對於國家安全所需的能力與數量;

         (4)        對於軍事物品、設備或技術的買方國是否可能支持恐怖主義、飛彈擴散或者生化武器擴散;

        (5)        在國防安全上是否可能會影響美國國際技術的領導地位之交易;

          其次還需考慮下列各點:

(1)        關鍵基礎建設如能源設施對於美國國家安全相關的潛在效應;

(2)        關鍵技術對於美國國家安全相關的潛在效應;

(3)        該交易是否由外國政府控制;

(4)        買主國是否參與非核擴散協議;

(5)        買主國與美國在反恐合作上之關係;

(6)        軍事應用科技的移轉或轉運之可能;

(7)        美國長期對於能源以及其他關鍵資源與物料之需要;

(8)        是否販售軍用物品、設備或技術給被國防部視為在區域軍事上對美國利益有威脅之國家。

[3] 中國自2006年 起採取「國家經濟安全」的條件限制外資併購國內企業,並且明定下列七項對於國家經濟有嚴重影響的部門需受規範:國防、發電與配電、石油與石化業、電信、煤 礦、航空、船運。此外中國尚規定政府應該掌控的行業有:設備製造、汽車、電子資訊、營造、鋼鐵、非鐵金屬、化學、調查與設計、科技。另外,其它廣義的國家 安全如電影、電視、書籍出版以及其他媒體事業仍受禁止。

 


 

中國對台政經戰略與意圖

                            國共鋪路 併吞台灣

 

                   羅致政

             (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2008 年最後一天,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卅周年座談會上發表講話,為兩岸未來的互動談判設定框架,更為兩岸關係的現狀與未來定調。總結 胡錦濤的談話,對於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一個中國」是原則,「兩岸統一」是結局,而「一國兩制」是基調,並在確認台灣是中國「法理上」(de jure)一部分的基礎上,往台灣成為中國「事實上」(de facto)一部分的目標來推進。在此一認知下,有關「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協商涉外事務」、「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或者是擴大兩岸經 貿文化交流等長篇大論,只是在為上述原則、結局與基調進行鋪陳而已。簡言之,中國當前的對台策略,在於推動「法理統一」的架構,並試圖在各個兩岸交流層面,形塑不易甚至無法逆轉的互動局面,為「事實統一」做好「水到渠成」的準備工作。因此,只有在瞭解中國此一對台政經戰略與意圖的前提下,才能精準掌握中國對台投資的真實動機與目的。

針對去年3月國民黨再度拿回政權,北京領導人的評估是,「臺灣局勢發生積極變化,兩岸關係迎來難得歷史機遇」。因此,不可能容許馬政府八年都不跟北京談統一問題,因此絕對會發動更為強勢的促統談判攻勢。在今年6月23日, 中國國台辦主任王毅,在美國智庫會見美方的中國研究專家學者時就表示,「台灣問題本質上是中國內政,應由海峽兩岸通過協商共同解決。……當前兩岸關係已步 入和平發展軌道,中美關係也呈現穩定發展局面。新形勢下,我們應當認真思考如何實現兩岸關係與中美關係的良性互動。」在這之前,王毅在與大華府地區兩岸僑 胞座談時公開表示,「兩岸關係的改善和發展不存在過快或是過慢的問題,……也不存在只談經濟不談政治的問題」。在與舊金山僑界講話時更具體指出,「推進兩 岸關係,有兩個重要的著眼點……,一是要繼續遵循先易後難、先經後政、把握節奏、循序漸進的基本思路,……。同時,先易後難、先經後政並不意味著刻意回避 複雜和敏感問題。恰恰相反,我們要未雨綢繆,前瞻性地思考如何把握和對待兩岸之間存在已久的矛盾和分歧,為最終破解這些難題開闢道路,創造條件。二是要不 斷鞏固和深化雙方的政治互信。兩岸關係要向前走,兩岸的互信也要隨之增強,這樣才能保持正確方向,才能行穩致遠。而增進互信的關鍵在於雙方堅持大陸和台灣 同屬一個中國的框架,並在這一原則問題上形成更為鮮明的共同認知和一致立場。」

由 上述中方對台政策官員的談話可以得知,馬政府所謂「先經後政、政經分離」的說法與期待,既不實際更是自欺欺人。在守勢面上,中國透過對台經貿交流與投資, 想要創造防獨與反獨的環境;在攻勢面上,經由台灣對中國經貿依賴關係的形成,北京想藉此削弱台灣的談判空間與籌碼,以經貿談判迫誘政治談判。而所謂的政治 談判,未必會直接進入統一議題,而是「胡六點」所提出的「兩岸可以就在國家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展開務實探討」,具體的議題就是「正式結束敵對 狀態」與「和平協議」。由此來看,北京目前是以ECFA或對台投資為釣餌,誘使或迫使台灣接受一中框架下的「和平協議」。綜言之,以經貿談判迫誘政治談判,是當前中國對台政策的重要階段性目標。

遺 憾的是,在中國此一對台強勢主導的政策框架下,馬英九政府不論是基於有意配合或者是錯誤政策,已造成台灣的主權與安全面臨「兩岸關係國內化」、「兩岸談判 國共化」、「台灣海峽內海化」、「台灣國境內地化」、「國際空間內部化」、「國家安全空洞化」、「兩岸市場一中化」等空前危機。而其中,「兩岸談判國共 化」更值得吾人憂心。未來包括所謂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終止兩岸敵對狀態、和平協定等,都可能會在國共架構下蘊釀甚至進行談判準備,在缺乏監督的情況下,此種談判模式勢將排除絕大多數台灣人民與反對黨的聲音。不過對於北京而言,國共論壇的存在與運作,不僅可以作為其統戰策略的運作平台,更可以彰顯兩岸問題是國共內戰的延續。即便是透過海基會、海協會的談判機制,由於行政部門拒絕立法部門的監督審查,國共兩黨密室談判的陰影仍舊存在。

   綜言之,中國對台的政經意圖十分明顯,就是要創造一個有利推進統一談判的兩岸關係,不論是ECFA 或者是對台投資,都沒有脫離此一政策框架與思維。所以,不論就主權尊嚴、國家安全或者經濟發展等面向,台灣都面臨了前所未來的挑戰與危機,在當前國內一黨 獨大下缺乏制衡監督力量的情況下,國共兩黨黑箱作業的談判,更是一切危機的根源。在台灣內部或者國際社會無法即時出現有效制衡作法與力量下,馬政府很可能 如「脫韁野馬」,將台灣帶入中國設下的危險圈套當中。因此,國內反對力量如何儘快重整步伐並結合民間力量,對馬政府採取更有效的制衡,應是當前最重要的嚴 肅課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su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