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lamc (普蘭可)


        瑞士鄉民軍打了這麼多仗也不是省油的燈,一警覺到米蘭軍大舉來襲,立即端起戰戟,組成了方陣,米蘭騎兵快馬加鞭,向他們衝擊過來,但一接近瑞士方陣,冷森森的戟頭和斧刃密密麻麻的向外指,騎兵們只好停下來,不得其門而入,但是 Carmagnola可不是法國人,他立即下令,令十字弓手向前,射擊,同時騎兵下馬,端著長度超過戰戟的騎矛,當成長矛兵,與步兵一起向瑞士鄉民軍發動總攻擊。

        一時間密密麻麻的矛頭,向瑞士方陣一擁而上,米蘭軍的人數是鄉民軍的超過6倍之多,騎矛的長度又比戟長, 使得米蘭軍可以在戟的攻擊範圍外把矛頭往方陣裡鑽,就算鄉民們再怎麼能征善戰,在一堆矛裡面可動彈不得,很快的,本來自以為天下無敵的瑞士鄉民馬上知道自己非撤退不可。

        但是撤退也是談何容易,瑞士鄉民一面拼死維持住方陣,格開矛頭,一面艱辛地沿著陡坡往阿貝都村的方向緩緩移動,米蘭軍一波又一波的輪番進擊,瑞士方陣眼看就要崩潰了,就在這絕望的關頭,傳說中連琉森的指揮官Schultheiss都把戟往地 上一插,表示要放棄戰鬥投降了。

        但Carmagnola卻表示只接受無條件投降,這下鄉民們可火了,他們鼓起精神又繼續死纏爛打,瑞士方陣被不斷往後逼,眼看就要被擊潰,突然,上帝又站在瑞士鄉民這邊一次。

        戰場上冒出了一些趁火打劫的鄉民,結果,瑞 士鄉民軍以為那是蘇黎世和舒維茲派出來的援軍,精神一振,而米蘭軍也嚇了一跳,以為有埋伏,連忙重整隊伍,瑞士鄉民趁機殺出一條血路,溜 之大吉。

        這場戰鬥下來,瑞士方陣亡500多人,包括琉森多位軍官都命喪沙場,戰後的損失更慘重,除了丟了貝林卓那,Leventina和多摩多索拉(或Val d'Ossola)地區,也就是說聖格達隘口附近所有先前辛苦取得的地盤,全都落入米蘭大公手 中,瑞士同盟遭到慘重的打擊。

        而阿貝都之役也讓瑞士鄉民發現,傳統的戟有其弱點,不如長矛,於是在此之後,瑞士改訓練大量長矛兵,而矛兵的組成方式模彷希臘方陣,瑞士矛陣不只是防禦陣形,矛兵也能平持矛衝鋒,發揮強大的攻擊力,這點在日後的勃艮地戰爭中發揚光大,而瑞士軍事組織越來越制度化,也不再是只會逞凶鬥狠的鬆散鄉民了。

        不過,瑞士鄉民的另一個嚴重缺點,就是超愛以小搏大,先前的連續大勝,讓他們以為不管敵我兵力比多少都無所謂,在阿貝都他們就吃了兵力佔絕對劣勢的虧,但是這點他們還沒學乖,在22年後,1444年的聖雅各恩比爾(St. St. Jacob-en-Birs)之役中,他們還要因此再吃一次大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su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