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League of Nations,Industrialization and World Trade (1945),以下是世界工業產值的比例:

年 份:                          英國         德國          米帝
民國 -40 年                   31。8%    13。2%    23。3%
民國 -30 年至 -25 年    26。6%    13。9%    28。6%
民國 -15 年至 -10 年    19。5%    16。6%    30。1%
民國元年至 3 年          14。0%    15。7%    35。5%

        事實上在十九世紀末,德國的工業產值沒超越英國,第二,其實重點並非德國超越了英國,而是美國超越了英國。德國的工業不斷發展,而英國並不是沒有增長,只是世界的其他部份增長得更快而已。

        我們先排除美國看,因為美國的天然條件是舉世無雙的。而德國和英國的競爭,在於工業品的競爭,英國和德國商品的競爭失敗,在於性價比上德國的商品比較優勝,而使得英國的工業在競爭失敗下慢慢退守。

        生產效率高就會構成生產成本低,而導致這點的是德國的科技發展比英國優勝,打從 1870 年代開始,側寫就是德國在各方面例如光學器材,化學品的專利申請,都比英國要多,而且還越來越多,這是最終德國在生產效率上超越英國的原因。

會形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有幾個說法:

        第一點是「因為英國早發展」,這個說法的理論,不僅是套用在英國也套用在這世界上所有國家。一個早發展的地區變成了強國,而強國和弱國相比,只要維持現狀就可以繼續得益,所以強國的政府和企業家,都會變得傾向保守,因為他們即使不作任何突破都繼續是成功者。而這往往妨礙了高風險的投資或者技術、制度、理念上的創新,大家都只想維持著本來的工作方式就可以保持優勢,這也套用在歷史上任何早熟的文明為何無法一直維持強勢,那是因為「對於強者而言,穩定壓倒一切」。

        第二點是「德國的科學力是世界第一」,德國對科學的重視是超越了當代任何一個國家,德國的科學教育受到國家極大的資助。而且形成了一個相當巨大的專上教育階級,重視技術人才,而且還有大量的研究所。相較之下,英國卻比較重視政治和文人的培養,這是源自大家的處境不同,英國有一個巨大的殖民帝國要管理,所以他們需要的是大量的官僚和政治家,而德國在帝國主義歷史中卻來得太遲,他們的社會只能靠工業(或軍事)去競爭,這產生了英國和德國社會的差異。

        其實德國和英國的差異,出奇地,比較一下臺灣和香港會很像,香港的教育是英國式的,採取十分狹窄的淘汰門檻,七百萬人卻只有八所大學,只有16% 的人進大學,而且大學出來的人才也較照顧商人和公務員。而臺灣的大學數量和入大學率都遠比香港高,情況就類似這個。

        當然,臺灣的科學力不是全球第一,香港也沒擁有一個殖民帝國。

        英國的科研人員在地位上不如德國,這也是大家先天條件不同的問題,英國的工業建基在所有擴張英國的勢力去維持龐大的出口市場,這是勝者邏輯,而德國不像英國有這麼大的勢力,只有用價廉物美的產品去競爭,所以就必須發展科技。這是弱者向上爬的方法。

        英國的工業重視市場開發,多於產品開發,因此沒有大規模的安排研究人員參與,也不太願意建實驗室,而當時德國和美國都已經將研究和工業結合了。而公眾和政治家們對於科技投資都興趣缺缺,他們比起提升死科學阿宅的薪金,更有興趣怎樣維持「犯我大英天威者,雖遠必誅」的事情,資源都集中在那些地方上。

        科技和教育投資都要十幾年才有成果 的,當時的英國人擁有大帝國,對於那些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投資沒有興趣,1905 年 Richard B。Haldane 就發表詔:「We live in a country where science is not so much appreciated as it should be. Our people like to see cash over the counter,and they do not like to wait for deferred payment.」,當年的英國人沒耐性等一些長遠的投資生效,希望所有事情都快些有回報,結果是,追求高速回報並不利於科技的發展。

        但有一點須留意的,德國的科技雖超越英國,是否代表德國就走向一條光明的道路?答案也是否定地。

        畢竟德國的工業競爭,前提是建立在英國的自由貿易政策上,在 1870 年代開始,世界的工業市場開始飽和,出現所謂的 Long Depression 時代,各國開始進行互相打稅的保護主義政策時,問題就出來了。大家開始意識到,就算你的產品比較優良,但是對方給你打個重稅,你還是不會賺到錢,唯一避免重稅的,就是自己勢力範圍內的東西。

        也就是說,正正是因為英國維持了不列顛和平下的世界貿易時代,才導致了德國的工業發展。 而德國的工業發展,又反過來威脅英國。因為德國一直被壓住,唯有靠提升品質去在市場求存------這跟美日的情況很像。

        當英國最終也因為經濟問題而加入保護主義時,德國就頭大了,他們有很好的工業生產力,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市場去出口,這些工業生產力就變成了一大堆不斷虧錢的機器,特別是龐大的開發開支更是驚人,若市場不對你開放的話,工業和科技力再強也好,也不會變成利益的。

        所以也不是說德國擁有科技力就較優勝,倒過來說,他們越依賴工業出口去維持經濟,在外面那個他們控制不到的市場向他們關門時,衝擊就更大,而英國不擁有科技,卻握住世界的主要市場命脈。所以英國當時重視維持殖民帝國的發展也不見得不對。

        而為了爭取自己的勢力範圍去確保市場,就變成各國的軍事競賽,面對這麼多的競爭對手,英國也開始吃不消,改變了過往單靠自己的光榮孤立政策,改為在各地爭取盟友。大家的軍隊日漸增加,大量的軍事投資形成了更大的經濟壓力,使對市場的爭奪更劇烈,最終的結果,就是形成了眾所周知的世界大戰,而德國戰敗了。

        這也不是二戰後就解決。戰後的德國,一直都面臨失業的問題,而且是高學歷失業或者低度就業的問題,而這也是德國重視科學教育的副作用之一,雖然科技的發展是無止境的,但是世界對科技市場的消化還是需要時間,製造大量的科學人才出來,就會產生「過度品質」的問題。

        德國人就有自嘲,說沒有人比他們更理解失業,他們說,甚麼方法他們都試過了,失業了,再培訓,培訓完還是沒工做,那讓大家受更多教育如何------結果就產生大量 22k,找政府去請人?結果就是政府收更多的稅,使經營更困難,有企業結業又造回更多失業。當然,可以像希特勒那樣,用強制的方式搞出全民就業,但結果怎樣大家也是心知肚明。

        變成一個工業強國的結果,就要付出當一個工業強國的成本,要不就是用工業力量發動戰爭去對市場 進行強奪,要不當不再時來運到時,任由蕭條發生,所以也不應該對德國的科學發展予以無限的肯定,那是有代價和副作用地。

        說誰起步早甚麼的......起步早有意義的話,我們今天都是埃及人民共和國的國民。

        至於有人問:劍橋、牛津、倫敦大學都是世界排名前十的大學,德國有幾間?

        基本上,她們已經自己回答了自己的問題。


        德國在搞科學;英國在搞排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su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