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考慮設廠地點的原因,必定是為了市場的地點在哪裡,中國的確還有不少工廠願意待下去,因為他們的市場在中國。

        但是如果以在中國做出口導向的工廠,待下去的誘因其實很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個全世界最大的美國市場,而且這個美國市場正在走上自我封閉的道路。

        過去一兩年來,數以百計在中國生產的產品陸續被科以100% ~ 400%的傾銷稅,如果有在關注美國商務部的網站,幾乎是用每週一兩件的速度增加,而且幾乎都是有告就通過,上週美國對中國製鋼架科以140%傾銷稅,審查委員是以6:0的投票數無意義通過的。

        兩年前美國政府也許比較關注人民幣的匯率問題,以及中國政府對出口廠商的退稅問題,現在則根本用傾銷稅來迫使工廠回到美國,畢竟人民幣漲個5%就叫翻天,我科個稅140%賺得比較快。

        但是這跟ECFA有什麼關係呢?有的。

        因為傾銷稅科科地科下去的時候,聰明的台灣人跟美國進口商想出了轉口貿易這一招,套好招,貨櫃運到台灣,換個鎖頭,裡面有出港編號,就往美國去了,變成台灣製造還可以賣貴一點。

        可是偏偏在中國工廠的工人不可靠,被人家花點錢就買通了,什麼都說出來,連照片都照出來在中國的工廠裡面,包裝的箱子寫made in taiwan,也有人要搞到韓國去轉口,就寫 made in korea,然後照片被在美國提告的原告花錢買去,追加控訴,把搞這一套的人統統一起告了,還說台灣跟中國很親近,很多轉到台灣的櫃子不用傾銷稅,結果失去傾銷稅的意義等等。市場上還流傳一份原告書,裡面寫著,傾銷稅施行前,從中國進口多少,從台灣進口多少,施行後的前半年,從台灣出口的數量爆增10倍,並且已經造成美國直接損失的就業機會xxx個。

        我所知的那個案子還在審,據市場謠言是說,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把轉口國一起列入傾銷稅的適用範圍。

        ECFA簽下去,勢必引起美國注意,要作中國市場的也許沒影響,不過重心放在美國市場的,很有需要注意美國把傾銷稅範圍一起納入台灣。而事實是,美國市場還是最大的市場。其影響力減弱是因為他們保護主義抬頭,寧可自掃門前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su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