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hine1031



印度為何不能成為大國,主要還是下面這兩點:


種姓制度(caste)

        印度階級觀念根深蒂固,雖政府欲極力消除並立法保障低種姓人民,惟一般民間仍普遍存在此一不公平現象,尤以鄉村地區為最。印度人除名字 (first name)外,其姓氏即為其代表之階級,因此一不平等及殘酷現實,已有部分低階級人民改信基督教,取基督教名(Christian Name)。低階級人民雖已不若以前般被視為賤民,人人迴避,惟在現今社會仍多從事最底層粗重之工作。

        儘管自印度獨立以後,廢除了種姓制度,印度憲法明文規定不准階級歧視,但是種姓制度對今天的印度社會,特別是印度農村,仍然保留極巨大的影響。種姓層級最高的婆羅門不及人口的4%,卻佔有七成的司法權及接近半數的國會席次。就算在天災時,賤民亦飽受歧視,得不到最基本的援助,同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爾邦的阿拉里亞發生水災,然而由於阿拉里亞為賤民的集中地,災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協助,令大量災民死於水災當中。


婚姻制度

        印度之婚姻70%以上仍為媒妁之言,父母作主之 Arranged Marriage,不同種姓之人無法通婚,故時聞不同階級結婚,全家遭殺害之悲劇。女方須負擔所有結婚費用,並須付男方一定數額之嫁妝 (Dowry),否則可能遭受夫家之虐待。因印度重男輕女觀念及龐大嫁妝壓力,致鄉村落後地區,常發生殺女嬰事件,造成印度男女人口比率失衡。

        可見宗教在他們的生活中 ,不只是影響了日常生活,乃至政治、經濟發展,彼此宗教之間的對立,都有密切的關係。

        到印度旅遊其實安全的問題不大,雖然偶爾還是有遊客被殺害事件,但大多是單獨女性,頂多被騙騙錢  被坑荷包,一部分的原因也是宗教對他們行為產生的約束力。

==========================================================================================


        幫補充一下,台灣很多人認為印度經濟輸中國很多,這其實是一種錯覺,因為我們對於印度的資訊收集與報導不足,只愛報中國新聞,又 光看GDP數字來評析表面現象,當然會得到這一種謬論。

        從2001以後,印度的GDP成長率大概都略輸中國1~2%,但有多少人知道中國的高GDP成長率大半是由鋼筋水泥拉動的。什麼叫鋼筋水泥拉動GDP,就是搞基礎建設、搞房地產來拉動中國經濟,很多人常以中國為例來批評印度的基礎建設不足,卻不知道中國的基礎建設已經太過氾濫。中國的升官與否決定你在位時的GDP,這用意本來是好的,可中國絕大多數官員,為了快速拉動GDP以便快速升官,專幹基礎建設,因為修路、造橋、飛機場、地鐵等大型建設工程,快又簡單,地方居民又看得見,建大型建設工程需要大量鋼筋水泥,於是工程一開,GDP就拉了上去,大多數大型建設工程根本沒有系統的規劃,也沒有切合當地產業需求,只是為了GDP而建,官員只抱著升官與收工程紅包的心態來建設,出了問題,管他呢!反正老子已經升官,問題丟給下一任就好,關老子屁事!

        中國一、二級城市2000年以前就因為亂修高架橋,反而使得原本壅塞的交通更亂,越亂就越愛修高架橋來「舒緩交通」,最後反而造成惡性循環,後來許多高架橋紛紛被拆除,還不就是當年亂建設的禍,高架橋能拆掉的,還算運氣好,有的地方政府,只有錢建,沒有錢拆,現在高架橋帶來的交通弊病,已經是中國交通之痛!這些錢原本就不用花,官員為了升官、撈錢,拼命亂蓋,印度是基礎建設缺乏,中國是基礎建設太濫而缺乏通盤規劃,有問題的東西又何止高架橋一樁?任何事物都是過猶不及,建得多不如見得好,可中國官員為了GDP,管你那麼多?

        鋼筋水泥拉動地方經濟只是一時的,GDP數字漂亮是漂亮,但建完以後,地方投資環境不佳,沒有產業配套措施,幫助企業升級轉型,還是一樣被打回原型。現在中國的弊病就是如此,在廣大西部建高速公路,可有多少輛車可以在上面跑?

        如果現在雲林縣長說要拉動地方經濟,改善雲林貧窮,然後縣長說他的方法是建一大堆馬路、機場、地鐵、捷運,你看會不會被台灣人罵白痴,雲林的經濟是這樣能救的起來的嗎?當然台灣政治人物也常這樣幹啦!我們的症狀只是比中國輕一點,反正拉動淡水就要靠淡水輕軌,諸如此類的白痴事件,也不想再提了。

        還有一點,大搞基礎建設工程只是圖利了地產商與建商。地鐵一通、馬路一通,這些商人就可以把地皮瘋狂往上炒,現在中國民眾痛恨 地方政府又要大搞地鐵建設,因為房價又要漲了,地產商與建商藉著政策把房地產泡沫越吹越大,我都懷疑是不是地產商送錢給官員,讓他們大建地鐵以拉抬房價,手法跟台灣官員簡直如出一轍,唉!天下的華人一般黑。

        知道現在中國 經濟的最大的困境是什麼嗎?民營企業經營困難、投資環境差、民營企業很難借到資金,除了一半以上的GDP增長都是靠鋼筋水泥拉動的弊病之外,中國民營企業最容易賺錢的是房地產業。

        鄉民可以去Google看看中國的福布斯與胡潤富豪榜,竟然高達 1/3是從事房地產業!這種產業結構難道不畸形嗎?為什麼中國民營企業那麼多人跑去炒房、炒地皮?不就是因為玩實體經濟玩不下去了,所以為了賺錢只能跑去炒樓、炒地皮。中國國營企業除了從銀行可以拿到大量資金,還享有壟斷的先天優勢,民營企業只能拿到少量資金就不說了,中國政府還會強行打壓民企,虧損的國企「山東鋼鐵」竟然可以強行吞併掉賺錢而效率高的民營企業「日照鋼鐵」,當然新聞河蟹成「雙方合作」或是「結構重組」,但有多少中國民眾質疑這種結果。

        連賺錢而有效率的民營企業都要打壓,這樣還有誰想認真做實業?有錢不去炒樓、炒地皮才傻,我拿錢投資實業,賺了錢還要被國營企業打壓,我傻嗎?中國2010年進入世界500強企業的民營企業只有華為與江蘇沙鋼,其他42家全是國營企業,國企與民企進榜的懸殊比例,這種現象不辯自明!中國民營企業的困境可想而知,這種結果造成中國中、小企業商人都把心思放在房地產了,2009年中國政策運作下,本來要把海南島打造成國際旅遊島,結果弄到現在,地方官員反而藉著旅遊島的概念,在海南島大炒地皮,原本應該是地方旅遊業興盛了,帶動居住人口,然後房價才拉抬,現在搞成旅遊島都還沒建設,中國一大群資金往海南島先炒地皮去了,海南島究竟是旅遊島,還是炒房島?實業很少人人想搞,特愛炒房地產,這是中國經濟的一大惡疾。

        反觀印度,印度的民營企業環境比中國好,所以印度炒房的人比中國少很多,印度的富豪榜多半是搞實業的,其中搞IT產業的佔得比例很大,這個現象也是大家熟知的,印度的軟體業很強,2010年印度在世界企業500強進榜的企業共有8家,其中塔塔鋼鐵、塔塔汽車、信誠工業三家都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比例上就高於中國。

        塔塔鋼鐵與塔塔企業所屬的塔塔集團,其資產實力並不遜於印度國營企業,這樣一比,誰的民營企業投資環境優劣可想而知,環境一好,商人當然熱衷搞實業,就少人跑去玩房地產。

        要比創造力與軟實力,我以為印度人比中國人強上不少。很多人老愛拿印度的種性制度來說嘴,但印度的創造力可以搞得出寶萊鄔,他們的電影就連好萊塢都會密切注意其動向發展,華人的電影也就只有香港電影拿得出場,可香港電影黃金時期已經遠去,不說電影,光比軟體業這種較具高附加價值的產業,華人也輸人一大截,印度有種性制度的缺點不假,但我們華人就沒缺點嗎?

        我們愛打壓有意見、有主見的人,尤其是與長官意見相反的,更要整死他!這是對創造力的嚴重抹殺!要玩文創、要玩軟體業,創造力是不可或缺的,華人的打壓意見、河蟹性格、愛內鬥,難道不是我們的民族性格嗎?這又比印度的種性制度缺失好上多少?

        當然本篇目的,不是要極度抬高印度、貶低中國, 甚至貶低華人,我是想告訴大家被媒體刻意隱瞞或忽略的事實,中印兩國各有優缺點,都是崛起的大國,真相不能只光看一面,而忽略另一面,印度的缺點已經有很多鄉民講過,我再炒冷飯也沒意思,本篇只說說那些其他板友沒講得,印度真的沒有大家想像中的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su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