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所謂的傳統創意產業真的很表面,遇到農產香蕉 ,就發展個香蕉冰、香蕉比薩,然後再請記者來大書特書,拍幾個民眾大吃特吃的畫面,然後最後喊一聲︰讚!遇到老街就規劃了什麼腳踏車老街、文化街之類地,遇到鶯歌陶瓷除了有老街,其他什麼活動都還停留在很幼稚地,以這次的鶯歌陶瓷藝術節來說,推出了幾項可以實際操作的小工作站,但是最搶手的還是什麼熊貓公仔,沒錯!就是公仔!真的很不想再看到所謂傳統創意跟公仔扯上邊了,遇到賣香蕉地就有啥香蕉公仔、香蕉燈,遇到黑面琵鷺,就有黑面琵鷺娃娃什麼鬼,所有的創意產業都是一些很敷衍的表面小贈品,民眾拿的開心政府就可以交作業了。
如果政府真心想要讓這個老行業可以復甦起來的話,應該釜底抽薪。走一趟鶯歌,感覺蠻失望地,店面陳設的都還是一些杯杯盤盤、瓶瓶罐罐,整個就是散發一種陪葬品古董的感覺阿!現在的年輕人哪裡甩這些阿!鶯歌的老師傅、藝術家們,有的是技術經驗,政府若是可以加強創意產業的發展,例如,北歐有許多設計品牌,有大量的新血投入創作,他們的陶瓷產品搖身一變,變成國際精品,但是他們燒窯的技術有那些老師父好嗎?我肯定是沒有地。但是當地政府補助設計公司團隊,去研發各式各樣非常有去新穎的設計,材質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用的人一直停滯不前。
鶯歌是個可怕的地方,裡面臥虎藏龍,常常許多名家研發出來的釉色燒法,拿到鶯歌,一個月就被破解了,過不了多久,整個鶯歌就會充滿那種作品,而不足為奇了,所以有耳聞,有些陶藝家都不太喜歡將作品在那裡發表研討,因為很容易被複製走。
而近年新興的泰國設計產業,就是個典型的傳統產業轉型的例子。當地盛行的竹編與一些傳統的工藝,在泰國政府的推動下整個活絡起來,許多國外的設計師都來進駐,以那些素材做設計,經濟產值一番就是好幾百倍。而台灣的政府的文化創意產業,都還是在做些樣子給民眾看而已,永遠都是紀念品,或是什麼表演,再不然就是吃吃喝喝。
再說鶯歌與景德鎮吧,就我對後者的認知,鶯歌簡直可以說是一個廢墟了,剩下觀光的機能。景德鎮的機能從提供產品,到現在的產業轉型真的很可怕!很多外國的設計公司都在那委託生產,然而他們現在也積極地發展設計,至少一個景德鎮,裡面住滿了創作的人才,景德鎮也走過黯淡的時光,當外國的玻璃餐具,塑膠餐具進入市場,陶瓷產品一度也輪為只剩代工的窘境,可是近年大陸改革開放政策,倒是又讓這裡變成陶瓷文化創作的重鎮,觀光機能、生產機能、設計產業都在此茁壯發展。
不過這也羨慕不得,畢竟人家歷史悠久,中國CHINA還是他古時的別名昌南而來地,要與其比擬實在是挺不公平地,但是我們技術機制都還健全,缺的是新的人才投入、政府補助與產業市場。創意產業並不是做些印花馬克杯、造型公仔與什麼陶笛胸章的小玩藝,而是要改變整個市場的通路與生產方向,做得好,整個國際市場都可以賺錢。
補一個很好笑的資訊,前幾天在看一些陶瓷的相關資料影片,當中十幾年前大陸尋奇去給人家採訪,主持人就很訝異的說︰你們這裡的胚是怎樣怎樣的阿!景德鎮的人超強,拉胚一雙人手可以阿出一模一樣重量也一樣,然後整擔用扁擔挑起來去燒,要知道土胚是超級容易碎地,整段影片拍得人家好像很落後,但是工藝很強這樣,當時台灣人製作生活瓷器都是機器做,景德鎮卻還是大量的人力手工,機器壓模才剛剛興起而已,我們拍他好像發現了一個苦力很強的地方的樣子。
可是風水輪流轉,現在我們的觀光,拉胚變成是種表演,現在反而生產都跑到對岸去了,每次有活動,都叫師父表演拉胚而已,有些很有名的陶藝家被政府單位花錢請去,居然只是表演拉胚!下了活動都很囧,不知道政府在幹麻?有些還要上台唱歌剪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