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告訴你,從我這些把年,接觸的人,接觸的學生,接觸的網友,接觸的朋友,對這樣的現象和這樣的言論,得出的推論。

        首先,自問一個問題,怎樣的價值,才值得奉為生活圭臬。

        是宗教?每天把信仰掛在嘴邊,像傳教士一樣向人傳教。

        是政治?每天戰那些藍藍綠綠,看到敵對方的言論就連電視都想要轉臺。

        是錢?每天望著股票市場,跌一點就睡不著,升一點又害怕跌回去,開市的時候眼睛望著價格升降,收市的時候把時間都花在財經新聞和看那些財經演員的分析上。

        是愛情?偶然吃個醋就呼天搶地,對於自己的配偶一方面珍惜,另一方面卻有點疑神疑鬼,或者不滿意自己現在的伴侶,有點想捨棄,卻又怕找不回更好的?

        我們看不起那些會把網絡看得太重的人......但是,怎樣的生活才不匱乏?在我眼中的成年人,多多少少就是這樣沉迷在這些東西上,其中財富是最難令人脫離的一種。 當大家沒有別的目標時,多數是會注重於財富之上,營營役役的一生,又是一種不匱乏的人生嗎?

        至少你問我,我會說這也不是甚麼了不起的人生,我對財富的愛好也是難捨難離,可是當賺錢這件事吸引住我的視線,回望我的生活花了這麼多在賺錢之後,得回的是一個銀碼,我的錢是增加了,可是卻令我感到自己更貧窮。 像我這樣追求財富,就是大家口中所說的正常心態。

        可是我發覺我失掉了某些重要的快樂和感受性,變得害怕財富失去和流失的感覺,變得害怕失卻賺錢機會的感覺。 我發覺最終我淪為要用銀碼這數字去評論自己人生的價值。

        不僅是財富,為事業,為愛情,很多事情到頭來都是一無所有的,你有一個女朋友,你愛她,不等於這件事能夠持續到永遠。 當這件事結束的時候,你難道真的認為,你心裡留下的感覺,是像愛情電影一樣瀟洒地接受一段感情的結束,還是只是留下失落和不安感?

        當你為事業拼命的時候,在的企業完蛋,又或者你的合約完畢,退休,這工作再也不關你事的時候,你感到你過去在工作的時間全都是充實地運用人生?

        也不妨說出來,當我看到那些人嘲笑他的後輩,年輕人,說他們追隨偶像,追隨網絡文化,投入玩網遊甚麼的,說他們宅也好,幼稚也好,生活匱乏之類。 可是這世界上在做這些以外的事情的人,又真的在過很像人的生活了?

        這種生活不匱乏嗎?這不正是匱乏的生活嗎?當我們要酸其他人的生活方式的時候,並不是別人的生活有問題,而是我們自己的生活有問題,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生活也失落不滿,才會對別人有酸意。 當我感到幸福的時候,我對人的態度抱著的總是祝福和寬容,絕不會妒忌,仇恨,酸,看不起別人。

        當我是不快樂的時候,我才會有酸人的衝動,這意味著,當我們想酸這些人的時候,生活匱乏的不是他,而是我們自己。 我們花時間在網絡上討論別人追隨網絡文化有多麼的幼稚,這樣的行為只怕也沒有比較成熟。

        如果你的表弟樂意的接受 ptt 的價值觀,而覺得自己趕上了潮流,而有些東西他很喜歡,或者他很樂意以鄉民這身份自居的話,我覺得他比很多人的心理都健康多了。

        我們看不起那些跟風有羊群心理,趕潮流,人說甚麼他說甚麼,把 PTT 上的潮流視為圭臬的人,可是如果他能夠從中得到快樂和認同感,我不覺得這有甚麼不妥。 所以我對於那些用網絡上的潮流語言跟我分享的學生,我沒有去抗拒,我也沒有跟他們謬論一些「你們不該這樣浪費時間」,那是赤子之心的一種,這是這個世代每一個從懂事開始就接觸網絡的年輕人們,他們表現赤子之心的方式,今天的我們不懂接受未來也要接受,如果能夠廉價地給了他們身份和價值,他們的生活比你我充實。

        因為他們的生活從不匱乏到要來酸我們,我們卻在這裡討論他們有多不濟可笑。 他們對於這些潮流文化樂在其中,享受他們的生活,而我們現在去追逐社會所公認的價值觀,例如金錢,家庭,名望,權力,自以為很充實,是因為我們連充實是甚麼都忘了。

        生活匱乏不匱乏是主觀的,人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能夠做下去又不會厭,不會不快樂就不匱乏,哪怕他只是在網上打網遊,在馬場賭馬,在網絡上追隨一些看似膚淺的文化,只要他們覺得充實就好了,有學生快樂地告訴我他在網絡遊戲的功業,我不會告訴他「你讀書就有用,在遊戲裡稱王稱霸沒甚麼了不起」,我只告訴他「你的遊戲終有一天會衰落,你要想這件事情」。

        如果嫌我說的沒有八卦,就補上去好了,前幾年我教書的時候,香港的學生流行「升呢」一種詞語,意思就是「提升等級」,當時還很年輕的我像其他教師一樣,對這樣的詞語很抗拒,覺得是不知所謂的中文,甚至覺得很煩。 可是今時今日,當我踏進教員室,教師們,很多都是這一輩,上一輩的人,都把這個詞語掛在嘴邊,可能語帶諷刺,可能只是模仿,但不像以前那麼抗拒,不說那個詞了。

        不能否認就是隨著時間的推長,這些網絡潮流文化漸漸變成了香港主流文化。 甚至成為了這個城市對自己文化的認同標誌之一,這些我們曾經看不起的東西,漸漸成為共同回憶登上大雅之堂。

        我知道膚淺的不是他們而是沒辦法看到世界流動的自己。

        莫欺少年窮,我們有甚麼資格取笑他們,我們又能創造這樣一種文化去讓大家去追隨嗎?有甚麼資格恃老賣老?你的表弟充滿活力的推銷一些可能別人也不想理他的文化,可是我們又有活力去推銷些甚麼我們認同的文化了?

        如果我們認為這世界有甚麼比這更有意義,更高貴的事情,我們有那種力量去像你表弟一樣到處跟人說,或者奉為生活的圭臬,如果我們相信公義,我們能夠奉為生活的圭臬,每天將公義記在心裡,遇到任何事情都見義勇為嗎?我們知道的東西比他們更多,並覺得自己的價值觀比他們豐富、成熟、優勝,但我們在實行上有比他們更大的行動力和積極性嗎?

        如果我們生活的價值觀裡沒有甚麼我們能大聲說出來,很有價值的東西,我們又有甚麼資格批評這些年青人很無聊?

        若你不認同你的表弟,你就正面跟他討論這問題,問他的生活是不是很匱乏。 不需要問其他人,你表弟的生活是否很匱乏,既然他的生活很糟糕,作為長輩必須義正辭嚴的指正,好吧,去到這步,誰打算對身邊的年輕人做?到頭來我們只敢和其他成年人一起討論比我們年輕一輩的人的不濟。

        大家會嗎?

        表面看起來我們在討論你的表弟,其實我們批評得你的表弟越快樂,越代表我們是想從匱乏生活的地獄當中,看不過眼那些能從膚淺的事情得到快樂和滿足的年輕人而已。

        說得難聽一點,我們是否應該懷疑一下,自己對這些年輕人的看法,是否源自心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suvictor 的頭像
    msuvictor

    Victor's Data Pool

    msu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