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意志邦聯(Deutscher Bund 即國編版歷史課本所稱之日耳曼邦聯)並非僅屬於普魯士,而是在維也納會議後,為了繼承被廢除的神聖羅馬帝國而成立的新組織,而也因為如此,許多僅在"名義上"屬於神聖羅馬帝國,卻自西發利亞條約後就已實質獨立的國家,皆加入了德意志邦聯,也因此邦聯是由普魯士與奧地利雙頭馬車領導的。

        2. 在這邊必須先釐清一點,神聖羅馬帝國的"帝國"(Reich),與前身來自拉丁文"狀態"的國家,二者是不同意義的,事實上,早年國家與現代國家完全不同,有名的例子就是在百年戰爭時,勃根地公爵代表的北法集團,曾支持英國亨利五世對法國王位的要求。

        3. 邦聯體系的問題在於:十九世紀日耳曼資產階級自由派,與其產生的國家自由主義運動,希望建立一個擺脫封建遺毒的現代主權國家,而且這個現代主權國家必將是君主立憲的,失敗的保羅教堂憲法,就是這種主張的代表。

        普魯士基於兩點是這個主張的希望所冀,第一:是因為普魯士是新教的,較不受建制所掌握;其二:是因為所謂"大小德國論"的問題,即奧地利的領土,包括了大量非日耳曼民族居住地,且多次危機哈布斯堡王室,都是靠著匈牙利貴族勤王而渡過的。

         普魯士對於君主立憲並不熱衷,但維也納會議後得到萊茵省菁華地帶卻讓該國吃了甜頭,於是在俾斯麥下建構一套類似神聖羅馬帝國的體系,此即後來的北德邦聯,所以從法理上,北德邦聯與原有的德意志邦聯或神聖羅馬帝國,並非承先啟後的關係。

         4. 然而這不代表德國統一後內部就是河蟹的,當時德國人追求的統一,是個統一的民主國家,並不像美國的馬英九,只想要建立中華民族什麼鬼的,特別是僅管俾斯麥精心設計,但他始終面對三股政治勢力的挑戰:

        第一股政治勢力是代表真正德國菁英的國家自由主義運動。包括許多的日耳曼化的猶太人,如音樂家孟德爾頌等,但這股勢力與俾斯麥間時有妥協,最後則因為自己的成功而消失:由於選舉權的擴大,國家自由主義運動在威瑪共和時代Friederich Naumann過逝了以後,逐漸成為學術圈的小黨DDP在二戰後轉變為FDP,但重要人物許多都加入了兩大黨。

        第二股政治勢力是天主教,在十九世紀的"文化鬥爭"(Kulturkampf)期間,天主教勢力逼迫俾斯麥妥協,這被許多人視為國家權力有時而窮的典型。

        第三股政治勢力是隨著選舉權擴大而壯大的社會民主黨,這點連舊國編版教科書都有寫,在此就不多說了。

        5. 承上,德國與義大利並沒有誰比較團結的問題,德國甚至還是個比較去中心化的國家,不若義大利資源集中北部,而不少德國人也以此為傲,若要說德國跟義大利真正的差別,應該是過去漢薩城市到了民族國家建立時,都還是很發達的,而普魯士跟敗養兩大國,也都維持一定的工商實力,而義大利卻是整個國家都比較落後。

        6. 義大利無政府主義的盛行與教皇國有關,當然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suvictor 的頭像
    msuvictor

    Victor's Data Pool

    msu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