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henglap



        69 歲的話,大概是 1940 年左右出生吧!

        大家評語裡不少都是說他們的行為莫名其妙,又不是沒錢,何須拾垃圾?對自己有害又擾人。可是根據我接觸老人,我想應該要從他們的時代去看他們的心境。

        我接觸過的老人,有些喝藥會用水倒進藥瓶裡,把藥沖出來再喝,務求一點也不剩;吃東西的時候,一點飯也不想剩;舊物不想丟;衣服明明重買也可以,卻附上一塊塊補丁;看醫生的時候不信公營醫院而堅持去私營醫生;總是省那些一元幾角的錢;明明吃飯應該吃飽就好,卻為了不浪費食物而吃撐,對身體有害自己又辛苦;愛吃肥豬肉,雞蛋等東西,對健康不好;把電燈又開又關,折損壽命。

        很多都不合現代社會、不科學、不合經濟效益的觀念和做法。

        可是,老人們的偏見或習慣,往往是時代遺留下來的記憶。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或前出生的人,經歷過戰爭飢荒的時代,這一輩人面對過飢荒,物質短缺的時代。雖然時代早已過去,可是對物質短缺的回憶還是烙印在腦海裡,因此對於事情有特別的珍惜。

        我們眼中是「垃圾」的東西,例如廁紙筒、紙箱、紙盒、壞了的電風扇,對於他們來說,他們還是覺得那還是有剩餘的價值,不應該被丟棄。他們搜集起來雖然沒用,但他們的心態是:可能會有用,不想浪費掉。這種「不想浪費」的心態過頭了,使他們搜集一堆垃圾,但本質上他們的用意是「珍惜」,而不是真的因為需要靠這些垃圾換錢才能生活。

        撿回這些東西也讓他們感到自己的「經濟價值」,覺得自己不是沒用的人。

        如果他們持續得到親人的關愛,他們就不會那麼注重這些事情。但當他們獨自生活的時候、他們無所事事的時候,就是會想起這些古老的記憶,然後做下去。沒人跟他們談天說地時,他們更多這種自發的「經濟行為」,即使那實際上沒有經濟價值,但他們覺得有。

        以前的世代,因為住在一起。老人總是負起家務、育幼的職責,而使自己覺得有價值,今天因為社會使然,流行分開居住,沒有了那種職責之後,是產生了一些副作用的。

        老人和孩童一樣,都是要照顧的。



        給一點參考:我們香港人,說茶樓,對你們來說,茶樓是一種餐廳、地方美食。

        但其實對香港人來說還有多一重意義,就是老人的社交場所,我認為茶樓對香港人而言是一種公共設施。在以前的時代,每個居住區都有茶樓,老人們一個清早就在那邊喝茶聊天,也許只吃一個點心,但使他們有聊天的對象也有一堆朋友。心理上總是健康很多。

        而且也是老人向小孩們分享過去的故事的場所,那讓富裕時代的小孩,理解到貧乏時代的感受。也是一種重要的情感教育,小孩也會變得比較質樸剛健。老人們喜歡住在熟悉的地方,看著熟悉的樹、山、海,分享經驗和記憶。

這些東西真的對社會沒用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su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