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日本這些家電大廠一下合作,一下又突然變成互相競爭的戲碼未來還是會一直演下去;不過在VHS跟Beta大戰之間,松下電器跟 SONY 還曾經有過一次音樂媒介的戰爭常常被忽略掉,甚至很多比較晚出生的朋友可能有些人會不太清楚或知道有發生過這麼一回事,那就是在距今約 17 年前,也就是 1992 年左右,曾跟 SONY 合作發展 CD 光碟的 PHILIPS 找上了松下想推出一種可以向下相容傳統卡式錄音帶的 Digital Compact Cassette (DCC) 數位卡式錄音帶

        DCC 的設計概念其實很簡單,就是在讀取卡帶的磁頭上,分別塞入可讀取傳統卡式錄音帶跟DCC 磁帶的 MR 磁頭,這樣一來,你一臺 DCC 就可以拿來聽傳統卡式錄音帶或是 DCC 卡帶;但此時另一邊 SONY 推出 MiniDisc,也就是比較廣為人知的 MD 迷你光碟系統,當 DCC 還在為了向下相容傳統卡帶而特別選擇把 DCC 作成磁帶式設計時,SONY 的 MD 選曲跟 CD 一樣便利且看起來極具科技感的設計就這樣把 DCC 給打趴了 (也因卡帶大小的緣故,DCC 的隨身聽,很難作到比 MD 隨身聽還小臺。),所以 MD 之後在日本市場上曾經撐了好一陣子,就連汽車音響也有作成 MD 式的,(那個年代臺灣車內標準配備,可能還是以卡帶設計居多。)

        現在 MD 的音響在日本 SONY 還是有在出就是了,而且在 DCC 陣營失敗後,松下也用 Panasonic 品牌出過幾臺 MD 音響或隨身聽,所以商場上是沒有永遠的敵人或朋友;MD 後期推出的 Hi-MD 則被 SONY 定調為用來取代高階數位錄音帶系統 DAT (DAT 也是 SONY 開發的)因為之後 Hi-MD 也可以錄音質無壓縮無損的線性 PCM 格式 (.wav檔),所以 DAT 機也就停產不再出了,且現在就算 Hi-MD 以外也有很多可以選擇的大容量媒介,SONY 自己除了 Hi-MD 也有出記憶體式的線性 PCM 錄音機,所以 DAT 就這樣被淘汰掉了。

        很多人都認為 MP3 打敗了 SONY 的 MD,但實際上 MD 當年真正的競爭對手是 DCC 而非MP3;所以 MD 在跟 DCC 的競賽上其實 MD 是勝利的一方 (Hi-MD 順便打敗自家 DAT),況且後來的 Hi-MD 也是可以播放 MP3 的,所以說 MP3 打敗 MD 是個很奇怪的說法,一個是音訊檔案壓縮格式,一個是儲存及播放的媒介這要怎麼相比?

        如果都要用音訊檔案壓縮格式來比那也是要用 MP3 跟 MD 用的 ATRAC 來比才對,ATRAC 倒是真的輸給 MP3 就是,後來 SONY 倒是很乾脆的說在日本以外都不再推 ATRAC了,不過 ATRAC 這個編碼其實也有個有趣的地方,因為 SONY 在開發 ATRAC『無意間』使用的技術,很不巧一部份剛好跟杜比實驗室之前擁有的專利有所重疊,所以 SONY 就跟 DOLBY LABORATORIES 協議好,未來 MD 背後都會打上:『US AND FOREIGN PATENTS LICENSED FROM DOLBY LABORATORIES.』字樣,來宣告 MD 所採用的 ATRAC 編碼技術,其部份海外專利是由 DOLBY 實驗室所授權的,(不過 DOLBY 並非擁有整個 ATRAC 專利,且 ATRAC 之後也有很多新版本,技術又不一樣。) 這樣一來,不但避免了跟 DOLBY 之間的官司,也順便幫 DOLBY 在每臺 MD 背後打了廣告;但即便 SONY 宣稱 ATRAC 在日本以外不再推廣,會讓人覺得 ATRAC 已走到了末路,實際上更早使用 ATRAC 編碼技術的,還有 SONY 自己家的 SDDS (Sony Dynamic Digital Sound) 數位動態音效系統,所以當大家在電影院看電影時,如果該戲院用的是 SDDS 環繞音效的話,那你聽的其實就是一種經 ATRAC 編碼處理過後的音效,而且 ATRAC 格式跟 MP3 之間的對決後並非死透只是以另外一種方式存在罷了,像 PS3 跟 PSP 就依舊可以繼續播放 ATRAC 格式的音樂 (PS3 甚至還可以選擇把 CD 轉成 ATRAC 格式來存放。)

        再轉回 MD 的部分,其實 SONY 當初規劃的 MD 用途除了音樂之外還有一般資料儲存用,也就是所謂的 MD Data,而且幾年前推出的其中一款 Hi-MD 隨身聽還可以拿來拍照存圖,不過 Hi-MD 導入 High-Speed USB 的步調太慢,所以傳資料的速度並不會太快,之前日本也有推出可以讀 Hi-MD 的磁碟機,不過沒支援 USB 2.0 的速度,所以就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市場了,不過以當年 MZ-N1 排線斷掉機率之高,會讓人對 MD 拿來作資料保存心存疑慮就是了。

        最後,東芝跟 SONY 之間的合作與競爭也很有趣啊!一下合作 Emotion Engine 跟 Cell/B.E.,但在 HD DVD 跟 Blu-ray Disc 又是對手關係;在 BD 的部份,曾經跟 SONY 有過 DCC 與 MD 之爭的 PHILIPS 還有松下這次又跟 SONY站在同一邊,所以只要有錢賺就不會有永遠的敵人或朋友,而且 SONY 在 2004 年底,還跟三星談好,兩家要互享多項專利且交互授權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suvictor 的頭像
    msuvictor

    Victor's Data Pool

    msu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