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iquidbox

        金融海嘯時,大部分國家都舉債硬撐,這部分也包括失業補助,現在就稍微 看一下德國的例子。

        從經濟看,德國有些地方跟台灣很像,兩者都仰賴出口,兩者都因為中國需求強勁而順利復甦,拿德國跟其他歐洲國家比,以及拿台灣跟亞洲主要國家比的話,台德的薪資成長都很慢。不過德國整體贏台灣很多不用講,德國是第四大經濟體,也是第二大出口國,一梯退三步,台灣退不到海邊,可能也要退到馬路邊。

        德國經濟復甦很好,被視為是歐洲復甦的火車頭,這幾個月的相關數據,包括出口、GDP、失業率等等都遠勝其他歐洲國家,但內部的勞工問題也不小,尤其是薪資跟失業問題。

        咦?德國失業率明明是歐元區最好的,才7.6%,最慘的西班牙還20%咧!這就要看德國的兩個有關於失業補助的法案了。

        德國在幾年前推出一種叫 Hartz IV 的失業補助方案,內涵是,如果一個勞工儘管沒失業,但若賺取的薪資不敷生存所需,德國政府會加以『補貼』,這種做法可以視為德國沒有最低薪資規定的配套。

        而在金融海嘯期間,德國有另兩項方案在壓低失業率上發揮很大作用,分別叫做短工時計畫(short work)以及工時帳戶計畫(work account)在這個方案下,資方有兩種做法:

        在短工時方案中,資方只要認定市場需求疲弱,就可以縮短勞工工時,然後只支付勞工實際工作的時薪,但德國政府會『補貼』勞工少拿的薪水,最高到三分之二,也就是一個原本薪水三萬、但工時被迫縮短,最後只能拿到一萬的人,可以另外拿到政府補貼的兩萬乘以三分之二,約 是一萬三出頭,總共拿到兩萬三。

        在工時帳戶計畫中,資方照常給付薪資,但可以在需求疲弱時預扣工時,請員工休假,但一旦景氣復甦,勞工就要加班把這些工時還給老闆。

        德國在金融海嘯期間以歐洲標準論失業率並不高,而且降得也快,彭博社還稱之德國就業奇蹟, 當然也有一些學者跳出來對德國控制失業的政策加以肯定。

        當然德國就業市場有很根深蒂固的問題,例如從事低薪工作的比率很高,民間也有因低薪不滿、認為資方獨佔經濟成長果實而發動的罷工,且十幾二十年來薪資漲幅很小,一方面因為成本壓低而創造了出口競爭力,但反過來,因為薪資漲幅過小,所以內需不足,德國現在跟台灣一樣,只能靠出口,一旦國外需求減緩,尤其是中國,那德國跟台灣一樣都要脫褲子了,尤其是德國其他主要出口對象都在歐元區內部,但因為歐元區絕大多數國家政府有倒債疑慮,所以都在努力減少支出,這會造成總和需求減少,讓德國只能視中國為維續復甦力道的最大希望。

        重點總算來了,比較台灣跟德國在就業方面的政策後,可以發現,台灣在金融海嘯期間支撐就業市場的最主要策略,似乎只有22K......而22k政策是害怕畢業生失業,所以主要適用對象是年輕人,這背後的是非在八卦版談很多了,什麼拉低整體薪資水平、讓中老年人失業,或者像王如玄說的,沒22k的話一堆人連工作都沒有。

        但德國顯然比台灣更有擔當的是,沒有最低工資制的德國會舉債補貼民眾不足的薪資,而且也會補貼勞工在金融海嘯中因訂單減少造成的損失。

        他們是肯花錢、有做事的,至 於台灣:22k。而就無薪假部分,它本質是絕大多數勞工不想要的,是一個極度傾向資方的決策,台灣沒像德國一樣,出錢補貼這些勞工的損失則已,吳揆還高興地跳出來說那句不長眼的話,只能說政府沒做事又沒肩膀。

        比一比好了,德國失業率是歐元區最好的,台灣失業率是台星港韓最差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su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