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hinese228


          能源作物計畫是政府這十幾年來比較積極性的農業政策,也是扁政府7年來少數值得稱讚的大型施政計畫吧!(以上純屬個人感想),目前該計畫進入第三年:第一年是挑選北中南各一處鄉鎮:台南學甲、雲林古坑、宜蘭三星進行實驗。種植向日葵、油菜花和能源大豆(和一般大豆一樣,只是單純作能源用途),三種能源作物,由農會提供作物給參與計畫的農民種籽,然後收成後政府照價收購(每公斤19元),拿去榨油,然後加入汽油裡。

        原本政府計畫在第二年,以三個地方做為作物種籽生產地,以及幹部培訓處擴大計畫範圍,但三個鄉鎮中只有學甲成功,其他兩個都失敗,因此計畫第二年推廣範圍只擴大到台南全縣,計畫第三年才進行全國性推廣,當然,學甲鎮自然成為整個計畫的推廣中心,不但提供整個計畫需要的種籽,各縣也派人員前來參訪觀摩,像我待在當地的最後一天,學甲鎮農會就在為花蓮縣政府農會的人員進行講解。

        為什麼我會說這計劃值得稱讚了?因為自民國80年代以後,政府幾乎放棄了整個農業產業,寧願消極的補助休耕,要農民讓作物爛在土裡當肥料,也不願積極扶植這個產業,因此即使有部分農民仍參加產銷班,將作物運到都會區銷售,市場取向的價格卻往往讓農民賠的很慘,除了少數大地主或了解市場價格波動的農民外,大多數農民辛苦一整年卻賺不到多少利潤,結果是年輕人都往城市跑,導致許多農村人力不足,人口嚴重老化以至於瀕臨瓦解。

        我的經驗是10天下來,親眼看到30歲以下的年輕人,用十根手指頭數的出來,更別提遇到未成年人或嬰兒,大多數居民年齡約40歲到55歲左右,再老的就是70、80 甚至90多歲的老人,可以想見再過個10年,當壯年人口凋零後,這些農村會多慘,甚至不用想像,我在一些較貧瘠的村落就看的到十室九空的景象,如果政府農業政策繼續消極的休耕補助,幾年後,很多聚落將完全消失在地圖上。

        當然啦!能源作物補助絕對是要付出些代價,我當初以為政府收購價已經很低了,但農會幹部後來告訴我,從美國進口能源作物每公斤只要9塊,不過台灣農民不是不會變通的笨蛋,民國70年代,台灣已經大致完成農業機械化,而且民營的大規模代耕企業也逐漸出現,能源作物計畫雖然才剛開始,但我以為這個計畫如果成功,至少可以為台灣農業帶來一個契機,如果能留住部分年輕人,給他們機會以大規模代耕,提升農業競爭力,也許哪天,台灣農業可以再次和外國農業一較高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su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