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超過一半的外省人,來自沿海的福建、浙江、江蘇、廣東、山東五省。至於廣大的東北、內陸地區,來臺人數寥寥無幾。

        首先,徹退最多的當屬軍人無疑,可以說大部份軍人加上少部份平民。

        講到軍人就不免講到軍系,當年中原大戰,浙廣系對頭兩大主力 是桂系(廣西)以及西北軍(山西),西北軍最後打得很慘烈,死的很多,加上中原大戰裁軍之勢確立。當然粵軍加上浙江嫡系的軍隊當然是最大宗,抗日期間,桂系、西北軍也犧牲得很多。

        而當時路徑是由延海往內陸四川縮,所以當時四川會匯集由延海各省、兩湖的人。抗戰勝利後,日本投降,再來就是接收與勦共,以中原大戰最後底定,幾乎沒有什麼犧牲的東北軍,如果要接收日軍佔領地,是會回東北?還是台灣?豪無疑問地,當然是去東北。

        那時候大陸亂,距離最近又飽驚戰亂之苦的福建人,當然願意來血源相近的台灣。

        而西北軍(晉軍)是所剩不多,像當年馮玉祥下野,也是往寧夏跑,可知西北軍如果有事,會傾向往塞外,可能因為臨近比較熟悉。至於一省之隔的陝西,那可是老共大本營,防都來不及了,當然有事不可能理陝西。

        再來就是38年忽然宣布大徹退,當年徹退的三個點:海南、上海、四川。延海一定比較吃香,海運運的人,比當時四川空運還多。上海當時就吸納江蘇、山東、浙江的這些人,江蘇當然考量大部份是上海人,最主要是有錢人,浙江不用說,蔣嫡系軍任一個點撤的,都有嫡系的人馬。

        兩廣中,粵軍也算嫡系(黃埔軍系)加上廣東一堆有錢人,而桂系(廣西)加雲南貴州(雲南軍),卻大部份熟知當地地形,被留下來反攻大陸,不過沒想到會被打到中南半島,卻成為爹不疼娘不愛的泰緬孤軍。

        當時撤退前,四川又再度容納延海往內縮的各省軍人,所以一些長江中遊省份的軍人,也是有,不過因為四川只能用空運,所以承載量不是那麼多。

        而在幾次戰爭前保全的東北軍,在東北淪陷前第一波就當了砲灰,不太可能來到千里之外的台灣,這也可能為什麼福建、浙江、江蘇、廣東、山東來台的人 特別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su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