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新聞﹐三峽大壩可以抵擋萬年一遇洪水
http://news.sina.com.cn/c/2003-06-01/0854176837s.shtml
2007
年新聞﹐三峽大壩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洪水
http://news.sina.com.cn/c/2007-05-08/085711774700s.shtml
2008
年新聞﹐三峽大壩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
http://news.sohu.com/20081021/n260148246.shtml
2010
年新聞﹐三峽蓄洪能力有限﹐勿把希望全寄托在三峽大壩
http://news.sohu.com/20100720/n273615755.shtml
2003年新聞﹐三峽大壩可以抵擋萬年一遇洪水
http://news.sina.com.cn/c/2003-06-01/0854176837s.shtml
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 | |||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01日08:54 金羊网-新快报 | |||
泄洪坝段曾出现的多条裂缝已全部处理万无一失
图:昨日,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几名三峡工程研究专家在三峡工程泄洪坝前观看江水下泄情况。当日,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20多名三峡研究专家来到三峡工 地参观,并观看于今天开始的三峡水库下闸蓄水。(据新华社) 图:昨日, 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几名三峡工程研究专家在三峡工程泄洪坝前观看江水下泄情况。当日,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20多名三峡研究专家来到三峡工地参观,并观看于今 天开始的三峡水库下闸蓄水。(据新华社) 保证不留隐患 作为全球超级工程,三峡大坝不仅浇筑量大,而且必须持续不间断地进行高强度施工。目前已建成的1.6公里左岸大坝是1999年2月开始浇筑 的。在浇筑高峰的1999年到2001年,三峡工程连续3年保持400万立方米以上的高强度施工,最高年浇筑量达548万立方米,大大高于巴西伊泰普电站 创造的年浇筑320万立方米的世界纪录。 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是大坝浇筑很难完全避免的问题。作为世界上混凝土浇筑量最大的高坝,在连续高强度施工中,三峡大坝出现裂缝也是难以幸 免的。2000年冬季,三峡大坝泄洪坝段出现多条裂缝。虽然这些裂缝是表面或表层裂缝,但仍然引起了三峡工程参建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针对裂缝的处理,国务 院质量检查专家组提出,不留隐患应该是三峡工程必须遵守的原则。为处理泄洪坝段的裂缝,工程的设计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和三峡总公司把国内17名知名 专家请到坝上“会诊”,根据专家们的意见,采取了4道处理措施,做到万无一失,直到专家检查认定已没有隐患。 正是遵守不留隐患这一原则,三峡工程参建各方对大坝浇筑以来发生在坝身段、电站厂房坝段和升船机上游面的裂缝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处理。 在蓄水验收前,三峡大坝海拔135米高程以下的裂缝处理已全部完成。正式验收前的安全鉴定和技术预验收都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这些裂缝处理后没 有留下隐患,三峡大坝安全运行有保障。 即将下闸蓄水的左岸大坝只是三峡大坝的一部分,蓄水后三峡工程还将修建长约600米的右岸大坝。要建好让人民放心、对子孙后代负责、经得起历 史检验的大坝,三峡工程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晓航/编制) |
2007
年新聞﹐三峽大壩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洪水
http://news.sina.com.cn/c/2007-05-08/085711774700s.shtml
三峡大坝 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洪水
据新华社宜昌5月7日电今年三峡工程防汛腾库工作已经启动,至7日8时,三峡大坝上游坝前水位已降至147.51米。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 发总公司负责人表示,三峡大坝今年可以满足千年一遇洪水的防洪度汛标准。
中国三峡总公司枢纽管理部主任冯正鹏介绍说,如果遇到20年一遇的洪水,大坝上游坝前水位可控制为154.1米;百年一遇,坝前水位可控制为 166.5米,控制枝城下泄流量在5.67万立方米/秒,保证下游沙市水位不超过44.5米;千年一遇,坝前水位可控制在175米,控制枝城下泄流量在8 万立方米/秒,保证下游沙市水位不超过45米。三峡大坝今年可按预定目标发挥巨大的防洪效益。
据介绍,去年10月27日,三峡水库蓄水至156米,从而具备了对中下游承担防洪任务的能力。不久前三峡水库为防汛开始水位回落,所腾库容将超 过27亿立方米,预计6月10日前,三峡大坝上游水位将降到今年防洪限制水位144米。
2006年9月15日,为满足三峡工程蓄水至156米要求,三峡船闸开始了以加高一、二闸首人字门底槛高程和抬升二闸首人字门为主要内容的完建 施工。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完建工程比初步设计工期提前十个半月,在今年“五一”节前结束,这为三峡工程今年安全度汛及最终蓄水至175米准备了条件。
2008
年新聞﹐三峽大壩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
http://news.sohu.com/20081021/n260148246.shtml
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图)
|
|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 理 李永安 |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1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三峡大坝的建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可使三峡工程提前两年发挥防 洪效益。三峡大坝今年汛期将有能力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修三峡的目地,就是防洪。防洪是最主要的,我们这次大坝到顶,最主要是提前发挥防洪效益,减少长江的特大洪水可能给中下游带来洪水灾害。
三峡大坝将于20日全线浇筑至海拔185米的设计高程。6月6日,右岸上游围堰爆破拆除后,大坝开始挡水。
李永安表示,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批准的2006年防洪调度方案,三峡水库今年汛期的蓄水水位不超过150米。这意味着如果遇到1998年 那样的大洪水,通过发挥三峡水库的调蓄功能,可以保证长江中下游安全度汛。如遇特殊情况,经报国家防总批准,还可以继续升高水位,以控制长江干流水量,减 轻长江中下游的压力。
三峡水库从2003年开始依靠围堰蓄水。今年汛后库区水位从135米升至156米,增加库容73亿立方米。这相当于目前长江的荆江分洪区的分洪 能力。
李永安还告诉记者,三峡开始发挥防洪能力并非意味着长江防洪可以高枕无忧。长江干堤是抵御长江中下游洪水的直接屏障。
新华社记者王璐、万后德、余国庆、姚力刚三峡报道。
2010
年新聞﹐三峽蓄洪能力有限﹐勿把希望全寄托在三峽大壩
http://news.sohu.com/20100720/n273615755.shtml
三峡蓄洪能力有限 长江流域湖泊分洪量急剧下降
洪水:今年与98年真的一样吗?
主持人(李小萌):欢迎来到《新闻1+1》。
在今天一天的新闻当中,我想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跟长江流域的洪水有关,而在各种各样的新闻标题当中,最吸引人注意的是长江上游的洪峰可能会超过 1998年。1998年的大洪水当时的灾情,当时军民共同抗洪的场面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而12年过去了,相同的大洪水袭来,我们的抵御能力是否发生了改 变?
(播放短片)
字幕提示:
7月19日 新闻
主持人:
据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消息,长江三峡水库预计将会迎来超过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上游洪峰的最高值。
解说:
今天,陕西岚皋县发生山体滑坡,20人下落不明;今天,重庆城口县发生山体滑坡,并形成堰塞湖,上万人安全受到威胁;今天,四川广安渠江发生 160年来最大洪峰,整个广安老县城已有三分之二被洪水淹没;今天,特大洪水席卷鄱阳县北东中部,15个乡镇平地起水1至2米;今天,重庆潼南、云南绥 江、南京湖口、江西九江、湖北武汉黄梅、安徽砀山,我们已经很难一一梳理全国各地严峻的灾情。而来自国家防总的数据,今年以来各地的洪涝灾害已经造成近亿 人口受灾。今天,最让人不安的消息同样来自国家防总,长江上游逾6万立方米每秒的大洪水正式形成,这也是三峡大坝建成以来最大的一次考验。
此外,防总还通报说,长江上游支流嘉陵江、岷江和沱江发生超警洪水,嘉陵江支流、渠江、汉江支流任河与坝河发生超历史记录特大洪水。长江上游干 流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且继续上涨。长江中游主要控制站九江、大通河段仍超过警戒水位,洞庭湖水位与昨天基本持平,鄱阳湖水位稍有回落,淮河上游干流发生超 警洪水,太湖水位继续缓涨。
魏山忠(长江防总办公室主任):
预计未来一到两天还有强降雨发生,受降雨影响,三峡入库流量预计将直逼7万(平方米/秒),洪水的峰值将超过历史上的1954年和1998年的 (最高峰值)。
记者:
大概是哪天?
魏山忠:
大概在7月20号晚上将达到这个峰值。
解说:
今天,一系列消息显示长江干流将接受洪水的考验。
魏山忠:
尽管这次峰值很大,但从洪水的量级上来讲,还远不及1954年和1998年,加上三峡水库的巨大的拦洪作用,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可以得到有效地 控制。现在三峡的调度,一个是迎战上游可能发生的大洪水,同时要尽量做到不过多加重中下游的防洪压力。坚持24小时密切地监测预报,滚动地会商,密切地关 注整个汛情的进展。
解说:
事实上,连续的暴雨已经使长江中下游的江西、湖南、湖北等省面临严峻考验,而面对此次长江上游有可能超过1998年的洪峰,很多人对三峡工程寄 予厚望。今天,三峡集团总公司将下泄流量由34000立方米每秒逐步加大到40000立方米每秒。
蔡其华(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
现在按40000立方米每秒控泄,不大。城陵矶超警戒大概0.7米有,沙市不超警戒,武汉江段也不超警戒。如果不是按40000立方米每秒控 泄,70000立方米每秒下来,中下游将全线超警。那将使防汛面临严峻形势。
解说:
消峰40%,这是今天我们已经看到的长江三峡大坝发挥的作用,而一场比一场猛烈的暴雨,一个又一个超历史记录的洪峰,面对汛情我们希望三峡大坝 能在接下来发挥巨大的作用,以减轻中下游的压力。而在长江中下游,事实上目前所发生的险情已经在触动着公众的神经,我们希望不要发生1998年那样的洪 水。
字幕提示:
1998年6月12日-27日,鄱阳湖水系暴发洪水,抚河、信江、昌江水位先后超过历史最高水位。
12年后,今年6月21日,江西抚河上游一处大堤突然出现决口。
1998年7月24日,宜昌洪峰流51700立方米每秒,石首、监利等水文站水位超历史最高水位。
12年后,今年7月19日,长江水利委员会预报,三峡入库流量预计将直逼7万平方米/秒。
1998年8月,长江中下游及两湖地区水位居高不下,长江上游接连出现5次洪峰。
1998年7月和8月,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人口达到2.23亿人,超过3000人死亡。
2010年8月,我们会面临什么?
主持人:
看着这些非常熟悉的画面,让人觉得揪心。岩松,今天第一个问题单刀直入,12年过去了,我们的抵抗能力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吗?
白岩松(评论员):
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不发生像1998年那样的洪水上,因为老天爷的事儿我们还真管不了。但是我 们必须寄希望于即使发生跟1998年一样的洪水,甚至超过1998年的洪水,但是由于这12年来我们所累计的进步,我们也不至于那么狼狈,损失也可以降到 最少。
主持人:
这个希望,这个信心非常足吗?
白岩松:
我觉得首先从技术上的层面上来说,虽然明天早上8点钟到三峡库区洪水的峰值将达到7万立方米,超过了1998年,但这只是局部的。这个局部既包 括空间,也包括时间,因为总的降雨量1998年更长。另外,总的洪水量也远远不如1998年。因此,在数字上我们好像先踏实了一下,但是别忘了1998年 的洪水主要的压力在8月中旬,还真不是现在。但是我更关注另外三点变化,简单地说三个相当于题目吧:
第一,1998年的时候还有很多的豆腐渣工程,我们水利的设施还欠账很多,但是1998年发起了大江大河这种水利以及堤坝的整治,我们该发挥作 用了吧?
第二,1998年洪水的时候,三峡大江截流刚过了半年的时间,三峡工程还没影儿呢,但是现在三峡工程已经到了175米高程,能不能发挥它蓄洪调 沙,尤其蓄洪这么重要的作用?
第三,2003年的“SARS”之后,各地政府都有了相关的处理各种应急事件的预案,也包括洪水来袭。因此,我们可不可以更有序地去防洪,不至 于出现人海战术,成千上万人到堤坝的被动局面?
如果这三点解决好了,即使有超过1998年的洪水,可能我们也不那么狼狈,损失也会很小。
主持人:
那在今天,包括这几天的新闻当中,你刚才看到的三点变化,或者说你的三点设想真的在发生作用吗?
白岩松:
我刚才说的都是问号,但是从一个新闻人的角度来说,希望它都发挥作用。比如说从堤坝的角度来说,因为从1998年开始的时候,当时1998年洪 水一完,我就采访了新任的水利部部长汪恕诚,他跟我讲,国家真的1998年痛定思痛。
主持人:
下定了决心?
白岩松:
对,国家出钱,大江的堤坝、主干堤坝全是国家出钱,这个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我相信豆腐渣工程朱总理在九江说完那句话之后,恐怕出现的概率也 不会那么高。
深度策划:
“千年一遇”难掩推责的 混乱逻辑:回顾一下近年来,我们好多地方在应对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时,除了救灾,说的最多的就是“我们遭遇了N年不遇的(大 旱)或者(洪水)或者(冰雪)或者(严寒)或者(地震)”;往年看汛期新闻,最常见的也就十年、二十年甚或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已属罕见。今年“百年”已 成小儿科,先是有南方某地发生五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紧接着,青海又出现格尔木河流量超“两千年一遇”的洪水标准,随着越来越多的“N年不遇”接连不断的 出现,我们不禁要问,真的有这么多“N年不遇”吗?
不用鼓吹能抗多少年一遇,关键是将水利隐患消除:就拿城市防暴雨来说,不要仅仅满足于问题的“手到病 除”,而应该追根寻源,该扩大修整下水道的就一次性修好,应该疏通的就经常保持疏通。当然,像西南地区今年的大旱,除了说是“N年不遇”之外,是不是还要 检查检查我们的抗旱设备、水利设施,实际上是多年来形同虚设,似有似无,要不然,在大旱面前怎么会无能为力。
最重要的还是要防患于未然:可以把责任推给老天爷就算是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强降雨,如果山上的植被保存得
很好,也不一定会发生严重的泥石流;如果城市排水系统设计得好,就不会发生几十条人命在城市里被洪水吞没的悲剧;如果自上而下的防灾应急预案能真正做到科
学、缜密、管用,并真正落到实处,就不会出现一场台风、一场暴雨就能卷走几十条、上百条人命…[详细]